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12月6日,第七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在四川眉山举行,福建省政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江平出席并发言。
福建省政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江平
吴江平表示,近年来,政和县一直践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本质的“两山”理论,弘扬廖俊波精神,将政和白茶产业作为“两山理论”实践产业之一。吴江平介绍,就如何将政和白茶越做越好,政和县积极探索思考,结合部门职能,聚焦地方特色,创新监管方式方法,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围绕服务地方发展,在护航产业升级上下功夫。一是明确任务目标。结合政和建县千年历史,是全国因茶得名第一县及政和白茶产业是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等县域实际,由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联动,结合部门职能,着力打好一县一品“政和白茶”品牌,促地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管服结合。落实“一企一挂”挂钩帮扶制度,及时指导产品生产、品质管控等各方面问题;针对提出申请办理SC的企业,提前介入指导,减少企业开办成本,提高食品生产许可通过率;指导企业建立基地、生产加工等信息化监管体系;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政和白茶饼纹”防伪技术手段,建立“一饼一纹一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溯源体系。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先后成立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应实施方案和激励政策,落实制度保障;县里每年拨付500多万用于食品安全和品牌建设工作,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过努力,政和白茶去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入选绿色农业区域品牌十强。
围绕强化部门联动,在落实全链条监管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源头把控。按照有机引领、绿色主导的发展思路,强化企业从基地种植到生产加工全过程监督管控;切实加大农药市场联合监管力度,乡镇建立巡逻队,定期巡山,同时定期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整治。二是规范生产环节。强化企业建立落实原料查验和生产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查力度,对茶叶生产单位进行不定时抽检,一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责令整改并依法严厉查处。三是强化流通环节监管。重点检查茶企和茶叶经营户,查看索证索票、台账、茶叶贮存条件等,大力打击假冒“政和白茶”“年份茶”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政和白茶市场。
围绕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品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出台相应政策。充分征求茶企、乡镇和有关单位意见,出台《政和县茶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出台茶叶加工等系列小作坊技术规范,促县域家庭制茶小作坊改造提升。二是强化检验检测。引导和鼓励茶企在收购环节设立茶青农残监测点,给予补助用于购置农残检测仪;在茶青收购季节,深入乡镇开展茶叶安全巡回快速检测;每年由国家、省、市三级抽检约130批次。三是实行“一品一码”。全县茶企“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已全部完成注册并及时录入数据,并设立专门监管档案,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吴江平表示,政和县今后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认真做好市场监管部门主责主业,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地方“茶、竹、旅”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力争一次上门、多项检查;深化实施商标品牌、标准化、质量强县“三大战略”,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推进地方“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安全监管由传统人海战术向智慧化监管转变,构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专业监管、百姓参与的“四位一体”社会共治共享智慧监管新模式。三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着力指导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茶园建设,修订发布“政和白茶”国家标准增加地方茶产业话语权,开展有机茶产品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重点打造茶叶种植、加工、流通等从茶园到茶杯的一体化现代化监管体系。四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日常练兵相结合,让监管人员在实践中提升监管水平等方式,打造更多的“全能型”“全科型”监管人才队伍;同时加强服务发展、监管执法“标准化”建设,提升各项工作的靶向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