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罂粟壳黑市屡禁不绝,国内多个主要中药材集散地仍存在罂粟壳地下交易现象,长期销往卤味熟食、小吃早餐的摊贩或门店。
“说好听的是卖中药,说不好听就是贩毒。”
近日,有媒体赴多地调查发现,国内多个主要中药材集散地存在罂粟壳地下交易,不少药材商长期以每斤500至700元不等的价格向从事卤味熟食、小吃早餐的摊贩或门店供货。在网上,寻觅买方、验货叫卖的交易更令人眼花缭乱。
罂粟壳黑市屡禁不绝,大概起于“罂粟能增加食物鲜味”的说法。但事实上,罂粟壳不是香料,传言中“提香增味”的作用并不明显。至于添加后能带来“回头客”,主要是罂粟直接作用到神经中枢,长期食用有可能形成上瘾机制。
正因如此,它被明确列为管制毒品。刑法明确规定了“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公安部也专门强调,食品掺用罂粟涉嫌欺骗他人吸毒罪,将面临处最少管制、并处罚金,最高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事处罚。
食品安全无小事。罂粟壳从田间走向餐桌,一路要经过生产、销售、物流、加工等多个环节,但经过多年整治,居然还能畅通无阻地流向餐桌,这固然说明了治理之难,但也说明了监管有盲区、有死角,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譬如,线下商家普遍以药材商的名义进货,客观上造成了隐蔽性强、取证难。对此,应该进一步强化专项打击力度,从生产端、物流端、消费端等顺线深挖,一查到底,打破黑产利益机制,强化不敢买卖、不能买卖、不愿买卖的高压氛围。
还有,记者以“大烟壳、罂粟壳、大烟果、米壳”等关键词检索,居然能搜到几十个QQ群,一些平台到底有没有尽到应有的信息主体责任?这些新动向、新问题,对网络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须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协同进行社会治理。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真正做到“零容忍”,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舌尖上的安全”。希望“罂粟壳流向餐桌”这样的闹剧别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