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和历史条件制约,吕梁市岚县县域土地贫瘠、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有30多万亩宜林荒山需要治理,是贫困与生态脆弱交织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落后区。岚县积极探索实践沙棘产业资产收益造林的新机制,努力把荒山变为“绿水青山”,再把“绿水青山”转化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开创了“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战役”的绿色脱贫之路,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和精准脱贫齐抓共赢的发展新路径。这一具有破冰意义的创举,无疑为山西乃至全国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和范例。
“小沙棘”变成“大产业”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之后,岚县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加快推进生态脱贫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积极强化政策支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大力发展土豆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特色产业,加强沙棘资源保护和管理,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农企携手共同开发沙棘产业的浓厚氛围,打出富有岚县特色的生态减贫新战略。
岚县沙棘
岚县有野生沙棘灌木林地20万亩,之前受各种因素制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其经济价值并未充分开发,产业也是处于封闭状态。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发展优势,把“小沙棘”做成“大产业”,岚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思路发展沙棘产业。经过多方考察发现中蒙杂交杂雌1号沙棘品种生育期短,生长特性与岚县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吻合,而且沙棘作为高附加值的经济林,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为此,岚县总结汲取各地经验做法,以科技引导为支撑,注重优良品种引进,构建出了完善的沙棘选育体系,确保沙棘造林质量与减贫成效。如今,在岚县界河口镇、社科乡、土峪乡、普明镇、王狮乡等地,沙棘产业的开发种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加快沙棘产业发展,岚县出台了《岚县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方案》《岚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沙棘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将退耕还林工程、野生沙棘林改造纳入试点,形成了“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退耕农户”的新机制。同时,制定出台了《岚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实现资源激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荒山增绿、集体经济破零“五赢”。今年53岁的徐海亮是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的8.4亩土地流转参与林业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一年光国家退耕还林款就有4200元,他和老伴又加入“别样红”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务工,参与沙棘育苗、苗木管护,一年下来,光靠务工两口子也有了将近6000元的收入。像徐海亮这样的受益于岚县沙棘产业资产收益造林新机制的贫困户数不胜数。据了解,目前岚县通过采取“公司+村集体组织+基地+退耕农户”的模式,已发展沙棘7万亩,完成种植中蒙杂交杂雌1号沙棘品种2万亩,成活率达98%,完成沙棘林改造3万亩,形成了社科乡、王狮乡、界河口镇、河口乡、顺会乡5个万亩基地,年收入达2000万元,带动1751户贫困户5155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据了解,沙棘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还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含428种营养素,而且配伍比例与人体所需相吻合,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等许多领域。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沙棘的生产以及研发过程中,便可转化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为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岚县将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目前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肖培根院士团队共同建立了“岚县沙棘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
山西省岚县沙棘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仪式
根据双方议定事项,院士工作站将依托岚县丰富的沙棘资源进行深度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做好沙棘产业的顶层设计,促进岚县科技创新团队在沙棘产业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下一步岚县将全力支持沙棘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为专家们开展工作创造优良的环境,真正让专家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把岚县沙棘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全县院企合作共赢的“先行区”、沙棘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器”,为促进岚县脱贫摘帽、跨越赶超作出新的贡献。“我们将一如既往全面推进沙棘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不断强化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贫困户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增绿与增收、治山与治贫、兴林与兴业的良好发展格局。”岚县县委书记高奇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