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作为全国重要的优势肉牛主产区,吉林省聚力打造全国“大肉库”,加快推进“秸秆变肉”工程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各地使牛劲出牛招,让秸秆“变废为宝”,创新政策和信贷支持手段,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力争通过2到3年努力,肉牛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
吉林省打造全国“大肉库”
一吨,这是一头西门塔尔育肥牛的重量。这两天,伊通满族自治县一家牧业刚刚出栏4头育肥牛,全部达到吨重,售价达到12万元。给力的份量,称心的价格,在过去可不敢想。
李辉打小就养牛,算是个老把式了,可是偏偏解决不了牛腿瘸的毛病。原来,他以前的牛圈是砖地,清粪不及时,砖缝里就容易滋生细菌。削牛蹄、雇人铲粪,想了很多招,都不太好使。今年,伊通县出资百万元,给每一个乡镇聘请了一位业内行家,担当动物防疫专员,专门帮助养殖大户解决难题。专员祝影给李辉出了一个高招,用30厘米厚的细沙垫牛圈,掺上益生菌和发酵菌。牛粪下渗,细菌消失,牛腿瘸的毛病彻底根治,一头头毛色鲜亮,膘肥体壮。
除了牛腿瘸这个硬伤,过去李辉还有一件难心事儿,那就是融资难。当个肉牛养殖1000头的大户,一直是李辉的梦想,但平平常常购进50头肉牛,就得上百万,要达到1000头,融资渠道门槛又高,资金根本解决不了。因此每年春季购牛的最佳时节,李辉都抓耳挠腮跃跃欲试,每回都因为筹资失败被迫放弃。而他的这个老大难问题在今年开春,破解了。今年,吉林省“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成立,创新推出“吉牧阳光贷“吉牧e贷”等畜牧业专属金融产品,出台了《吉林省推进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李辉贷款600万元,购进200头西门塔尔肉牛。
在吉林,从龙头企业,到普通养殖户,都可以享受到政策红利。通榆县眼下全株玉米青贮达到18万吨,比照往年翻了3倍还多。青贮饲料户由原来的60户,发展到现在的1500户。全株玉米青贮,被乡亲们俗称“面包”、“草罐头”,是肉牛的上等口粮,人人都知道好。可是在过去,加工设备以及原料支出,费用不小,养殖成本偏高。今年,吉林利用国家粮改饲项目,对肉牛养殖场全株玉米青贮进行补贴,按照国家补贴标准每吨补助60元,当地全株玉米青贮的投喂量一下子由过去的40%提高到70%。
吉林省肉牛总量规模、质量标准、种源建设在全国领先,还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围绕中部优势主产区、西部潜力增长区和东部特色集聚区,吉林省集成推广肉牛养殖10大主推技术、10种典型模式和10项技术标准。以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整乡、整村推进。加快建设一批省级肉牛产业园区,给予肉牛养殖合作社和大户防疫、保险、融资等多项免费服务。新建肉牛产业化大项目62个,规划总投资近80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新增肉牛146万头。在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上,实现贷款60亿元,活体肉牛抵押贷款8亿元。年末预计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达到1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