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四川
下拉

水稻、大豆绿色品种指标体系发布

2019-05-29 9:24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程伯全
  

近日,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绿色品种更新换代,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水稻、大豆绿色品种指标体系,指导相关单位依照绿色品种指标体系组织水稻、大豆绿色品种筛选、评价、推介等工作,并结合实际研究推进其他作物绿色品种选育推广,为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供有力支撑。

水稻绿色品种指标体系

一、绿色品种基本条件

1.原则上近3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2.目前生产上年推广面积≥100万亩。

二、环境友好型绿色品种

1.抗稻瘟病绿色品种:南方稻区稻瘟病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北方稻区和武陵山区稻瘟病抗性达到抗及以上。

2.抗褐飞虱绿色品种:褐飞虱抗性最高级≤5.0级的品种。

3.抗稻曲病绿色品种:穗发病率低于5%;粒发病率低于5%。

4.兼抗绿色品种:兼抗主产区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抗稻瘟病、褐飞虱、稻曲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

5.重金属镉积累绿色品种:在重金属镉中、重度污染区域种植,籽粒镉积累符合国家标准(<0.2ppm)。

三、资源节约型绿色品种

1.节水绿色品种:品种抗旱性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或灌溉节水达到1/3或以上(南方稻区按照同类正常管理田块灌溉次数减少1/3或以上;北方稻区按照水费计算减少1/3或以上);或水分利用率提高30%以上(水分利用率(kg/m3)=稻谷产量(kg/667m2)/用水量(m3/667m2))。

2.节肥绿色品种:节约氮肥施用量1/3或磷肥施用量1/3或氮磷肥施用量20%;或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30%以上。

四、品质优良型绿色品种

产量与生产主推品种产量相当,品质达部二级标准;产量比主推品种减5%,品质达部一级标准。

大豆绿色品种指标体系

一、绿色品种基本条件

1.原则上近5年内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2.目前生产上年推广应用面积在10万亩(东北地区)或5万亩(其它地区)以上,或最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东北地区)或20万亩(其它地区)以上。

二、环境友好型绿色品种1.抗病大豆绿色品种

东北地区:人工接种优势小种或株系,大豆灰斑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或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或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

黄淮海地区:人工接种优势小种或株系,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或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

南方地区:人工接种优势小种或株系,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或大豆炭疽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或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级别达到抗病及以上。

2.抗虫大豆绿色品种

东北地区:人工接种,大豆食心虫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蚜虫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

黄淮海地区:人工接种,大豆烟粉虱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蚜虫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斜纹夜蛾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点蜂缘蝽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

南方地区:人工接种,大豆蚜虫抗性级别达到中抗及以上,或大豆斜纹夜蛾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或豆荚螟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

三、资源节约型绿色品种

1.养分高效利用大豆绿色品种:以正常施肥水平为对照,当施肥(氮、磷或钾)量比正常施肥量低30%时,产量比主推品种减产≤5.0%。

2.抗旱大豆绿色品种:人工鉴定,抗旱性鉴定等级为3级以上。

四、综合性状优良绿色品种

根据满足抗病虫性、养分利用效率、抗旱性的指标数量来划分综合性状绿色级别:

综合绿色一级:同时满足所在区域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品种所有抗病虫性、养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指标要求的品种。

综合绿色二级:同时满足所在区域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品种抗病性、抗虫性、养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等4个性状各至少1个指标要求,且超过总指标数三分之二的品种。

综合绿色三级:同时满足所在区域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品种抗病性、抗虫性、养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等4个性状各至少1个指标要求,且超过总指标数二分之一的品种。

五、品质优良型绿色品种

达到上述任何一类绿色品种要求,且平均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之和≥58.0%(北方春大豆区)或59.0%(其它地区)的品种。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