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3”,这是一道看似不成立的命题。宁夏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整合优化,让全区经济开发区从过去的“1.0”版升级至“2.0”版。虽然开发区数量从33个减少至22个,但是发展方向更清晰、产业布局更合理,数量上的“减法”成就体量上的“加法”。
经济开发区集中了工业经济的“优势兵力”,是撬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宁夏共有22个县区,一度,经济开发区却有33个。各类开发区集中了72%的规模以上企业,创造了76%的工业产值,但因为同质竞争、重复建设、规划滞后等原因,各个开发区发展乱象丛生,为吸引企业投资,部分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上“捡到篮子就是菜”,甚至存在几个园区之间“打架”“挖墙脚”等恶性竞争现象。面对亟待破解的瓶颈,宁夏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入手对开发区逐一摸排、重新梳理,提出优化整合、改革创新的方案,将33个开发区整合为22个。按照“每个开发区主导产业不超过3个”的原则,22个开发区共布局了61个主导产业,各个园区之间准确定位、错向发展,让化工的归化工、纺织的归纺织、新材料的归新材料,避免了“兄弟之间”重复“打架”、恶性竞争。在园区布局上,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差异,既在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布点”,也在工业基础较差的西吉、彭阳、泾源、隆德、海原等地布局。
据了解,全区开发区的整合不是空间上简单的“合并同类项”,改革创新依然面临多道“考题”。整合优化后,各地大力实施低成本化改造项目21个,投入改造资金3亿元,撬动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30亿元,七成以上园区实现了“九通一平”,所有园区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硬件”提升之后,各个开发区“刀刃向内”,整治“散乱污企业”1634家,处置“僵尸企业”106家,以“腾笼换鸟”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久前,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完成了对原毛纺织产业园的整合,吴忠金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玉琳说:“园区整合后将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力量,五年内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自治区经济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到2020年,全区开发区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0%以上,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