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戴义洲 记者程家武)为全面提升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淮南市市场监管局自2022年5月底开始启动集中交易市场“提升入场查验和进货查验能力,提升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水平”食品安全规范治理提升行动,于2022年11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力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集中交易市场入场查验和进货查验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把握入场查验关口,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市场开办者与入场销售者100%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对场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集中入场查验,并做好记录,统一查验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以及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凭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二是把握进货查验质量,确保流通食品安全。100%查验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可追溯凭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以及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记录的信息真实、有效。入场销售者100%使用农批市场统一印制或统一格式的销售凭证。
三是把握“一户一档”质量,提高日常监管水平。在建立纸质“一户一档”的同时,建立入场销售者电子档案,如实记录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号码;入场销售者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住所,食用农产品主要品种、产地及进货渠道等信息;销售者营业执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食品安全责任书》;食用农产品抽检情况;市场开办者日常市场检查情况等。电子档案内容与纸质档案保持一致,确保记录的信息完整、准确,并及时更新。
四是把握抽样检测频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督促市场开办者加大对入场食用农产品的抽样检测频次,实现月度覆盖市场内所有入场销售者及主要食用农产品品种,年度覆盖食用农产品所有检测项目。快检结果于每日市场交易高峰期前,通过电子显示屏或纸质版检验报告在市场内公布。对抽检发现的问题食用农产品,督促市场开办者100%要求入场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监督销毁,记录相关情况,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组织人员调研学习,推进落实平台建设。市市场监管局带领辖区市场监管人员和农批市场开办者前往先进地区调研学习信息化平台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委托第三方信息化平台开发者与淮南大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淮南市安成鑫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食用农产品信息化追溯平台系统。同时将经营户“一户一档”档案重新整理录入,确保经营户证照齐全、合法经营;完善入场查验台账,确保农产品索证索票制度落实到位;制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台账,做好培训和考核记录,确保经营者没有“门外汉”;完善快检室设施建设,确保快速检测到位;建立问题食品处置台账,确保问题产品不流出市场。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协同做好平台建设。市场开办者组织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开展集中培训,按目标要求推广应用系统。现场演示系统的操作全过程,确保场内销售者实现“一户一档”管理,严格落实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服务,上门指导解决难题。市场开办者在上门指导的过程中,现场解答经营户在系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手把手指导操作系统,逐项教导经营户填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溯源工作落实。
三是实现追溯信息共享,有效确保全程追溯。深入推进农批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实现对市场交易的食用农产品信息全程追溯,并引导农批市场开办者主动将信息化追溯系统与省市场监管局建设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平台)对接。市、区和市场监管所三级监管人员加大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系统的检查和督导力度,督促食用农产品经营户及时、全面、准确录入食用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信息,实现追溯信息有效关联,确保食用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构建完整溯源链条。
这次行动紧紧围绕保障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核心目标,狠抓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督促集中交易市场两类主体(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其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追溯信息化,有效推动了全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