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赵梅) 自2016年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天津、厦门、福州、青岛东部协作4市,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帮助贫困群众增收。3年来,东部4市累计销售甘肃省贫困地区农产品2.6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9900多名,使小山沟连接上了大市场,农产品走出了大山。
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禀赋的限制,甘肃省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走出大山面临困难。2016年以来,甘肃省引导376家东部企业来投资兴业,投资额达到12.46亿元,带动2.1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天津天士力集团通过“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合作社+银行+保险”的全价值链扶贫模式和“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扶贫车间模式,带动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带动近2万农户,极大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壮大了县域经济发展。
福州市在定西市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等项目,试验示范菌草种植1.2万亩,引进推广“阳光房”613座,援建扶贫车间76个,引进福泉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渭源顺盈家纺有限公司等20家福州企业入驻定西,投入2.38亿元参与产业开发。
东部省市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积极推动“甘货进津”“陇货入闽”“陇货入鲁”等消费扶贫行动,在天津、福州、厦门、青岛建成4个甘肃省特色产品电商体验馆,组织征集全省300余种优质特色产品入驻,打造贫困地区特色网货“走出去”的“新窗口”。天津市津南区会同天水市秦安县推出“我有一棵树,足以来扶贫”果树认购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累计认购果树14.2万棵,实现销售金额2812.5万元,果农亩均收益增加450元。厦门挖掘临夏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出“鹭岛万人游临夏”的对口帮扶新举措,每年组织2000人赴临夏旅游,有效提升了临夏的旅游知名度。
福州市政府通过动员福州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带头购买定西特色农产品,仅2019年春节期间,就有4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订购定西农特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青岛市广开市场渠道,通过节庆展会、纳入职工工会福利发放范围等措施,累计销售陇南农特产品5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