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爱华)“动物运输车辆还远在京郊卡口,动物信息已经闪烁在屏幕上;办公室内,执法人员开展了执法巡查工作;短短几分钟,农产品质量的快速检测结果已在执法人员手中……”自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以来,北京市农业执法系统积极探索科技监管机制、创新执法方式,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智能化装备为手段、以检验技术为支撑,科学技术在农业执法中的应用不断强化,作用日益凸显。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创设执法新方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充分运用科技执法手段,让执法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加持,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实现传统执法方式向科技执法方式转变: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和网络巡查,拓宽检查渠道,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线索615个,查办案件315起,全面提升了执法效率;依托畜牧兽医大数据,建立起以动物养殖场或屠宰厂为起点、以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为中间连接点、以动物及动物产品目的地为终点的闭合监管链条,实现了7722批次外埠动物及产品进京提前申报、11.1万批次动物及产品的闭环监管,有力守护了首都动物产品安全。
以智能化装备为手段,构筑监管新模式。围绕智能化终端,充分提升执法检查效率,构筑起执法监管新模式:新增移动终端、高清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开启了以海淀区为代表的移动执法,实现了执法文书在线生成、执法监督随时可控、执法数据实时上传的移动执法;建立了以海淀、朝阳、怀柔、密云等为代表的水陆空无人船、电子眼、无人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巡查模式,开启了执法全程高清拍摄、自动巡查、自动无线宣传、定向实时警告等渔政执法新途径。
以执法检验为支撑,快速锁定线索。基于屠宰、养殖、无害化处理等6个执法场景,针对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有毒有害、转基因四大类,集成了以快速检测技术为核心的100余项免疫胶体金检测智能化应用检验项目,执法检验项目储备同比增长47.3%,以快速检验和实验室确证检验为农业违法案件办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都农业执法队伍将以科技赋能执法监管为保障,不断优化农业综合执法方式,提升执法办案效能,让监管再加力度、让服务再添温度,实现监督执法新格局,更好地服务于首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