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稳天下安。10月21日,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只见稻田金黄遍野,稻穗颗颗饱满,一片丰收景象。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带领省、市相关专家来到优质水稻新品种“福香占”绿色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片,开展再生稻再生季产量验收。经现场测产验收,“福香占”再生季亩产超400公斤。
“这一季的丰收景象,我们有目共睹。”谢华安院士说,“‘福香占’再生稻生育期短,不需要重新犁田、耙田、插秧种植第二季,主要靠第一季稻稻秆长出第二季稻稻子,8月收割第一季,9月抽穗,10月收割第二季,短短60天又可以收获一季,既增加粮食产量,又提高种田效益。”
“‘福香占’作为优质大米,有着产量高、施肥少、耐储存的特性。”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袁涛涛说,“福香占”在厦中村种植期间,经受住了前期水涝后期干旱的双重考验。今年7月,“福香占”在厦中村头季亩产达到了533.57公斤,实现了开门红。10月21日,专家组在厦中村随机抽取3块稻田机割0.3亩测产验收,“福香占”再生季平均干谷亩产412.18公斤。
“福香占”是谢华安院士团队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福建省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获得第三届全国优质稻米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今年来,新罗区在雁石、适中等镇建立“福香占”绿色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片,带动全区再生稻生产发展。全区粮播面积达11.86万亩,预计总产量5.1万吨。其中,发展规模种粮45户3300多亩;推广水稻新品种“福香占”2800多亩。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最大的民生。”谢华安说,再生稻作为一种轻简、高效的耕作模式,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对于山多耕地少的福建意义重大。在中国南方稻区种一季水稻温光资源有剩、种两季温光资源不足的地方,发展再生稻多收一季,社会增加粮食产量,农民提高经济效益,粮食安全更有保障。根据测算,我国南方稻区每年至少有5000万亩耕地可以发展再生稻,每年可以增产200亿公斤的粮食,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重大的贡献。
现场参加验收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涛说,科研人员将对如何减少机械化收割对再生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这一普遍性难题进行攻坚克难,助力水稻产量再上一个台阶。(戴敏 温连光 林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