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理州巍山县的柠檬产业从无到有,基本形成从种苗培育、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冷藏物流的全产业链,成为巍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希望产业。昔日的荒坡荒山正在逐渐变绿,生态植被得到较大改善。
巍山县委书记丁洪涛在柠檬产业基地调研时表示,柠檬产业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发挥巍山比较优势而探索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抢抓住柠檬产业发展机遇,把柠檬产业作为全县重点产业进行谋划布局,推动工作落细、落实,把巍山打造成为高原地区种植香水柠檬规模最大的地区,努力把柠檬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兴村强县的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小康路上果香四溢,酸柠檬里的甜日子,在家就能挣到钱,巍山县如何将柠檬产业做大、做强,巍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字文源说:“柠檬产业是充满希望的产业,已经成为巍山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老百姓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笑容一天比一天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巍山县委宣传部部长陈丽芬说:“昔日荒芜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空气中散发着柠檬花淡淡的芳香,如今让撂荒的土地‘活’起来,旧村变庄园,这是巍山县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巍山县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抓住沪滇合作项目实施的机遇,着力打造柠檬新兴产业,依托黑惠江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打造高标准、高科技、现代化柠檬种植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做优、做特、做强,目前,巍山县在黑惠江沿线5个山区乡发展种植柠檬3万亩,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将全县柠檬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
高起点 规模化
做实“利益链”,切实增加农户收入。按照“党组织+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和“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带动本地农户种植柠檬。农户以土地出租、劳动力转移、股金分红、产品销售4种路径,实现企业与农户互惠共赢。
老百姓要脱贫致富,关键还得有产业作支撑。马鞍山乡是巍山县的柠檬主产区之一,柠檬种植有基础,发展柠檬产业可谓正当其时。但以前柠檬种植户都是单家独户、单打独斗,生产能力小,形不成规模,品质没保障,价格不稳定,这也影响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马鞍山乡经过理性分析,决定把柠檬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一切围绕柠檬转、一切围绕柠檬干,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柠檬产业提质增效,引导柠檬产业经营主体从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消除柠檬产业发展的“痛点”。
马鞍山乡成立柠檬产业发展办主抓柠檬发展,引导农户从单家独户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镇干部率先行动,深入到乡村院坝掀起“洗脑风暴”,引导果农转变思想观念,将柠檬作为主业精心管护。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村探索开展以组织联盟、党员联动、人才联育、农户联营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产业链”,促进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
“为引导柠檬产业经营主体从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组建柠檬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业主、大户、果农和运销商联合起来闯市场。”马鞍山乡党委书记罗智芬说,合作社的形式多样,通过果树入股、土地入股、公司领办、现金入股等形式,全乡3个村都完成了柠檬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
单干好比独木桥,合作起来力量大。从一家一户单干到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格局。
马鞍山乡党委副书记毕波告诉记者:“巍山县通过招商引进9个合作企业到马鞍山乡种植柠檬,采取‘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合作伙伴’的运作模式,种植基地建成后交由合作企业管理、运营,基地的所有收支及运营管理在乡村两级监督下进行,确保基地运转正常。”
近年来,巍山县又建成占地120亩年产200万株柠檬的育苗基地,育苗基地引进柠檬品种7个。同时,搭建柠檬鲜果分选、冷链、交易一体的柠檬交易中心平台,解决产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理念,从种苗、种植、物流、加工、研发全产业链打造柠檬新兴产业。
齐发力 效果好
现年57岁的张继兰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三四年前的她,却有了弃耕的念头——张继兰所种的土地,位于黑惠江畔的巍山县牛街乡爱民村委会小密西村,山脚就是江水,但山腰田地的灌溉条件却很差,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每亩土地每年只有几百元的收入。转机出现在2019年,坤元(巍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设柠檬基地,张继兰将家里的14亩山地都租给了该公司,同时在公司务工,每年还能有3万元的工资收入。
据基地负责人柴进增介绍,这片柠檬是2019年种植的,叫无籽香水柠檬,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结果,经济价值高。
小密西村群众种下“酸柠檬”,过上了“甜日子”。柴进增说,目前虽然柠檬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群众已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除每年有7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外,基地每年用工19000多人次,年支付劳务工资170多万元。“现在从柠檬基地的分红上,村里每年有3万元的集体收入,以后随着柠檬产业效益的提高,村集体的收入也将不断增加。”
爱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赫振礼介绍说,该村柠檬种植项目在操作层面上采取的是“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由村委会将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按照协议分红,收益30%作为村集体收入,70%由村集体设置公益岗位,吸纳贫困户按劳取酬。
带动强 群众笑
近年来,巍山县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依托黑惠江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打造高标准、高科技、现代化柠檬种植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做优、做特、做强。
这两天,正是香水柠檬采收旺季,在马鞍山乡红旗村委会柠檬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柠檬,阵阵柠檬香沁人心脾。
巍山县源鑫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生说:“这几天合作社每天用工近30个人,进行打药、除草、摘果子、浇水,每天摘果300公斤左右,香水柠檬目前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
而在马鞍山乡红旗村,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不仅种柠檬能卖更多钱,还有分红。“我家种柠檬多年,都是自己种了自己卖。没想到现在不仅柠檬能卖更多的钱,还有合作社的分红,一年能增加几千元收入。”马鞍山乡红旗村何翠花说起种柠檬带来的收益,高兴得合不拢嘴。她说,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就尝到了甜头,自己是合作社的股东,但在合作社务工另外有工资,对果园的杂树杂草等进行清理,挣了2000多元。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她得到分红款700元。
作为曾经的贫困户,马鞍山乡红旗村村村民何波以前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脱贫。村里引进公司、成立了合作社,大力发展柠檬产业,农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形式获得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稳定收益。在村干部的劝说下,他将自己家中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农业公司,还在农业公司上班领工资,成为柠檬产业发展的受益者,生活发生了新变化。
“现在1年的收入比过去10年还多。”何波说,以往自家6口人种田,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柠檬基地务工,加上土地流转费和分红,一年收入近万元。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何波表示,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赚更多的钱。
马鞍山乡红旗村党总支书记罗文广,通过3年多的实践,荒山荒坡得到了绿化,部分柠檬开始初挂果,每棵可以挂到10公斤左右,每公斤香水柠檬可以卖到16元左右,群众有了一定的收入。
马鞍山乡有着悠久柑橘类种植历史,2019年,在沪滇资金的帮扶下,马鞍山乡红旗村和河南村分别建设了百亩柠檬示范种植基地。几年来,种植规模还在继续扩大。截至目前,已在红旗片区完成种植500亩,河南片区栽种2200亩,完成土地平整3500亩左右。现如今,早期栽种的6000多亩柠檬进入了初果期,实现了荒山、荒坡变绿山、果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正逐渐显现。
巍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永福说,通过柠檬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更有利于修复小湾库区生态环境,柠檬产业有望培植成为巍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朝阳产业。(刘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