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漳州市云霄县东厦镇绿州农业智能温控大棚内,农户们利用夏闲期轮种的400多亩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很快这里将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这片区以彩椒种植为主,今年4月彩椒集中采收上市后,我们就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将休耕的旱地改成水田,轮种水稻,真正实现稻菜茬茬连、大棚不得闲。”据绿州农业片区管理员石宝聪介绍,近年来,绿州农业基地采用单一的蔬菜连作种植模式,一到夏季休耕便有大批温控大棚空置。长久以来,农户频频遭遇土壤肥力下降、土传病害频发、土地修整成本增加等管理难题,经济效益逐年降低。
绿州农业遭遇的蔬菜产业困境并非个例。为打破蔬菜“夏淡”,云霄县着力在“钱粮双收”上下好先手棋,鼓励设施蔬菜大棚轮作水稻,进一步破解夏秋季多闲置不种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真正稳住“粮袋子”、丰富“菜篮子”、厚实“钱袋子”。期间,针对有计划轮作水稻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农户,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粮食产销对接、发放农机补贴、全程农技指导以及优惠政策申领等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
“推广‘稻菜轮作’模式,能改善轮荒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种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实现了‘一地多收’,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林炳洪看来,农户们尝试“稻菜轮作”积极性高涨,看重的正是这一模式的一举多得,既能通过水旱轮作减少夏季蔬菜连作障碍,提高冬季瓜菜产量,还能额外增加一份粮食收入,四季收入“不断档”。
据了解,包括绿州农业项目在内,全县至目前已有11户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采用了“稻菜轮作”模式,轮作大棚总面积约1100亩,预计可增加水稻产量500吨。(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