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红桔成熟的季节,重庆万州太龙镇延绵数公里的长江边上,放眼都是枝繁叶茂的红桔树,红艳艳的红桔挂满枝头,是长江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太龙是万州红桔第一镇,在这里,红桔不仅是风景,也是产业,随着红桔产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太龙古红桔正古树发新枝,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太龙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推动着村民增收致富。
亮发展 红桔跳“探戈”
8月5日,笔者走进太龙镇大旗村柑桔基地,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柑桔树,青翠的枝条上,已经挂着不少绿色的小果子。40多岁的冯卫是太龙人,也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他从20多岁开始就进入红桔产供销行业,对这个产业十分熟悉。
在高山的基地里,冯卫指着一片长势正旺的柑桔树介绍说,“红桔跳探戈”是村民们一个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我们是对传统的红桔老树进行高换改造,也就是用国外的一个新的‘探戈’品种嫁接到老树上,实施红桔高换改良”。
冯卫说,从2006年开始,因为红桔出现褐斑病,价格不稳定,一斤才七八角左右,后来在镇里支持下,他到大旗村流转土地对传统红桔树实施高换改良,虽然去年还不是丰产期,但少量的“探戈红桔”上市后,得到市场热烈追捧。按照这两年的行情,明年3月左右“探戈红桔”成熟后,预计价格每公斤在8到10元左右,这比种植传统红桔划算得多。
据了解,“探戈”红桔属晚熟无核柑橘品种,该品种果皮深橙色,光滑,易剥皮,风味浓。冯卫说,“探戈”嫁接后长势不错,结果率超出预期,产量可观,明年成熟后预计结果可以达到10万公斤左右。而且根据掌握的消息,这个品牌在全国规模上种植的都还少。下一步,还有意愿将传统红桔树再高换上千亩。
大旗村这个实施红桔高换改良的果园有1200亩。笔者看到,因为要施肥,村民们都一大早到基地“上班”以避开正午时的阳光。村民魏光川也在基地务工,他说:“这些业主来发展红桔产业,给我们在家门口打工提供了机会,现在我在这里务工,一年也有2至3万元收入,我感到很满意”。
红桔只是太龙产业之一。太龙目前在全镇有2.5万亩红桔,还在发展血橙、柠檬、李子等山地高效型农业,还以“冉师傅”牛肉干、成宏食品等为龙头,积极打造“太龙食品工业基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亮美景 “仙鹤”舞蹁跹
“我们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鹤村”。太龙镇仙鹤村支书刘少军说,以前,村里人居环境差,虽然有个仙鹤的美称,但仙鹤总像个丑小鸭,飞不起来,现在你到我们村里去看看,“扫干净、码整齐、清沟渠、习惯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仙鹤总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起飞了”!
走进仙鹤村的“四房榜”院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成果一目了然。“四房榜”院子是个古老的建筑,建于公元1823年。现该院子有10户、46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村民们就地取材用竹子做栅栏,把破旧的轮胎巧妙点缀成鲜花小盆景,墙上挂着的蓑衣、斗笠、簸箕、犁头等生产工具。庭院内不随意堆放杂物,物品都摆放整齐,整个庭院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生机盎然。
村民廖元国正拿着扫把扫地,他说,“从开展环境整治以来,我们是每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你看,我们这里是不是山清水秀?我们的院落是不是美丽院落?现在农村不但环境更生态了,生活环境也更好了”。
不仅是仙鹤在起舞,邻近的楠木村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村民张帮全的院落整齐美丽,房前屋后没有杂物,柴木摆放得整整齐齐,院中就地取材种植的小花园干净整洁,加上绿叶鲜花陪衬,显得十分清净,给人一种舒适、宜居的感觉。小小的农家庭院,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展现。
张帮全说:“以前的观念是房子就是用来吃饭睡觉的,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打理。现在开展环境整治,用自己的双手把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大家都称赞我的庭院整洁干净,还给我评了个环境整治优秀奖,把奖状贴在我家门上,我们一家都高兴,都决定经常打扫把好环境保持下去”。
楠木村支书张承毅告诉笔者,为了做好环境整治工作,他们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指导评比,通过一段时间努力,人居环境整治已经上了一个档次,老百姓对此非常拥护,大家都积极参与。
笔者手记
走进太龙镇,红桔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景象随处可见。春赏桔花、夏乘桔凉、秋观桔景、冬采桔果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实践证明,以“双亮”为契机,抓好村(社区)党组织这个堡垒,抓好党员这个先锋,抓好群众自治这个基础,形成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结合体制机制,就一定能推进“双亮”活动走向共建、共享、共治之路,促进镇乡经济社会发展。(范晴 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