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州,小麦总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面粉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西甜瓜及蔬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但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昌吉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痼疾”。
2022年3月20日,昌吉州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破局之关键聚焦于打造棉花(棉纺织)、葡萄及葡萄酒、肉牛肉羊、牛奶、现代种业、粮食、猪禽、加工番茄8大农业产业链,建立并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龙头培育、精深加工、产销对接、品牌整合、政策扶持等方面精准谋划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让产业链不再“缺胳膊少腿”。
全产业链能为农业带来什么,如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州党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相解读《意见》时表示,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不断扩大覆盖面、延伸领域、提升档次,使之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聚集规模化主导产业
农业全产业链是指由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是农产品由田间地头到餐桌完整涵盖的多环节产业链体系。
多年来,昌吉州农业生产逐步形成了小麦、玉米、棉花、林果以及畜禽协调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发展基础扎实。《意见》的出台,更为“十四五”昌吉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
未来5年,昌吉州将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集中力量打造棉花(棉纺织)、葡萄及葡萄酒等8大产业重点链,各县市(园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鹰嘴豆、红花、打瓜、食葵、籽用葫芦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重点链,形成“8+N”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工作推进格局,以重点链建设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让农业产业重点链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大多是不同区域间的农业全产业链竞争,选准聚集度较高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需要的特色农产品,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形态更高级、优势更明显、特色更突出。”王相说。
王相告诉记者,“8+N”格局的定位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推倒现有产业布局重来,而是在多年来全州各地产业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整合,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政策、资金、项目引导及产业发展示范带动逐步完成。
王相表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要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昌吉州将重点发展粮、棉、肉三大产业,高质量建设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现代种业等9大基地,让产加销、农文旅在县域内无缝对接,让农业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装备设施上,还体现在产业间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上,促进农业链条在县域内动态循环起来。
农业产业链前伸后延
打造农业产业链,一方面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整合资源重点扶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注重全链式发展,贯穿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挖掘全链条高附加值。
未来5年,昌吉州将以“一条产业链一名州级领导领衔、一个牵头部门负责、一支专家团队指导”压实责任,优化农产品加工布局、强化产销对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着力发展8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由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加工、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
针对全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物流、品牌打造等方面突出问题,《意见》作出了详细部署。
针对“物流体系不完善”,《意见》提出强化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区域物流、直销配送、电商交易平台,加快推进昌吉农产品仓储基地和交易平台建设,提升农产品产地集散分销能力。
针对“外销不畅”,《意见》提出加快推进自治州特色农产品“十城百店”工程,持续加强昌吉农产品外销平台(旗舰店)建设,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营销店、鼓励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发展农产品“前置仓”,在线上线下设立农产品销售专柜、专区,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送达效率。同时用好援疆机制,积极举办农产品对接会、交易会、洽谈会等产销对接活动,大力推进品牌化市场营销。
“构建全产业链,就是引导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保数量、保质量、保多样,发挥农业生态涵养功能,如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唐西域酒庄、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等,都很重视生态价值的挖掘。”王相认为。
在提升价值链方面,《意见》提出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以葡萄酒庄、特色畜牧养殖场、标准化果园等产业链特色资源平台为载体,积极发展研学教育、田园采摘、农事体验、大地农业艺术、拓展培训、乡村手工艺等项目,推出一批“昌吉礼物”品牌农产品,打造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休闲农业精品农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培育一批田园综合体。
“链主”壮 产业强
从农业全产业链体制机制上看,农业补链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建立“链长制”。针对农业产业链跨区域、跨环节、跨业态的特点,由州领导任“链长”,负责提出产业链技术路线、应用领域、区域分布,推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另一个是建立“链主制”。选育能起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担任“链主”,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主体联合、要素聚合,联合科研院所、产业协会等一起闯市场。
目前,昌吉州已培育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8家、产业化联合体50个、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2家,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产业主体“雁阵”。
“链主”壮,产业才强。王相说,昌吉州将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链主”重点培育,带动各类主体融合发展。
对此,《意见》进行了部署:创新主体联合机制,支持“链主”企业牵头与种业公司、收储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小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订“多级订单”。在新型经营主体中创新推广“保底+分红”、入股分红、租金和劳务收益等多元增收模式。探索双向入股、按股分红与二次利润返还等模式,支持小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创新利益粘合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和服务外包,不断强化要素融合能力,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意见》还从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完善支撑体系、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王相表示,昌吉州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使昌吉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25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5%左右,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240%。(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