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棚内处于低温、高湿、弱光环境,这给蔬菜育苗带来生产难题,秧苗可能出现僵苗、沤根、闪苗、徒长、子叶“戴帽”出土等不良症状。当前正值蔬菜育苗关键期,为培育健壮种苗,保障蔬菜有序生产,农业专家提出如下管理意见,供农业相关部门和生产单位参考。
合理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棚内湿度大,易发生灰霉病、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为预防病害发生,需加强棚内湿度管理。
合理通风。尽量保证在棚内空气湿度60%左右,日光温室早晨卷起保温被待温度回升后放风5-10分钟,中午升温后适当加大风口,延长放风时间,若棚外温度低,通风要缓慢,避免冷风直接吹入而受冻。
地面撒上吸水材料。在棚土表面撒施干燥草炭、炉灰渣、炭化稻壳或蛭石等吸水力强的材料,以阻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增温保温,保证秧苗生长发育
增加覆盖。可在棚内加盖二道幕、苗床搭建小拱棚,播种后出苗前穴盘覆盖薄膜等,提高温度。
电热加温。苗床铺设电热线、开启空气源热泵等进行增温,确保苗床番茄、辣椒的最低温度稳持在5℃以上,茄子、瓜类维持在8℃以上。
合理水肥,促进秧苗生长
遵循“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的原则,连阴天蒸发量小,减少水肥灌溉,保持基质“见干见湿”,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有条件的育苗场可选择底部潮汐灌溉方式,减少植株叶面水分。
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
保持棚膜清洁。早晨9点左右及时卷起保温被等覆盖物,清洁棚膜灰尘,增强棚膜的透光率,充分利用弱光、散射光,保证进光量。
加强人工补光。常用的补光光源有荧光灯、白炽灯、高压汞灯、LED 灯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增施二氧化碳。悬挂缓释型二氧化碳气肥袋,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秧苗的光合作用。合理药剂防治,严防病菌滋生
做好预防。每天巡查棚内情况,可每隔3-5天采用广谱杀菌烟剂或杀菌泡腾片,进行棚室环境杀菌,预防病害发生。育苗场根据条件,使用静电除雾装置,建立空间电场有效地消除温室雾气、空气微生物等微颗粒,调节棚内环境,预防气传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一旦发生病害,施用百菌清、腐霉利等广谱性粉尘药剂或烟雾剂,尽量避免喷雾施用杀菌剂增加棚内的湿度。
适当炼苗,增强种苗抗逆性
出圃前加强炼苗,关键是控水、控温、加强通风,一般提前5-7天,适当延长放风时间,通过低温锻炼,以增强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另外,定植前选用广谱性杀菌和杀虫剂进行一次细致的喷雾预防。
预防乍晴“闪苗”
在低温寡照天气下,秧苗植株柔嫩、叶片薄,对光、温、风的适应性较弱,天气突然放晴时,需防治“闪苗”现象--秧苗叶面蒸腾骤增而失水萎蔫死亡。因此需缓揭保温被,先部分拉起,待幼苗对温度、光线适应后再全部揭开。若发现有轻度萎蔫的症状,可结合喷温水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降低蒸腾作用。同时,可喷施甲壳素、核苷酸、氨基酸等叶面肥,补充养分,促进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