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记者从浙江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工作视频调度会上获悉,浙江将“浙冷链”数字化应用系统原有工作体系全面升级为“1410”工作体系(一个系统、四道防线,十项制度),新增检测消毒质控制和投诉举报制两项制度。
同时,浙江将按照“应上尽上、应管尽管、应检尽检、应处尽处”的原则,利用春节前的一个多月时间,组织开展冷链物防“迎春行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健全完善冷链物防“10项制度”
2020年6月,浙江率先在全国上线“浙冷链”闭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冷链食品供应链全流程中的人、物、环境等信息汇集在“冷链食品溯源码”中,实现“一码统管、一键排查、一链存证”,所有冷链食品从入浙首站赋码到消费者扫码,都通过区块链技术保存溯源信息,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一年多时间,为疫情防控而生的“浙冷链”已迭代74个版本。截至目前,“浙冷链”系统共有3.96万家企业上链入库,累计赋码1759.08万余个,产生出入库记录3372.34万笔,累计处置阳性食品2300余吨。
自“浙冷链”数字化应用系统上线以来,集中监管制、预约申报制、首站责任制、专人联络制、快惩严处制、信息报告制、经营承诺制等八项制度在浙江一年半的战“疫”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下一步将升级为“十项制度”,新增了检测消毒质控制、投诉举报制两项制度。
据悉,新增的“检测消毒质控制”主要对集中监管仓的消毒情况开展过程性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明确消毒过程性评价每周不少于一次,更换消毒产品、消毒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时需重新评估;新增的“投诉举报制”主要鼓励广大冷链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消费者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对问题线索实施闭环处置。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浙冷链”“浙食链”两大数字化应用,浙江构建一个覆盖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和国产肉类水产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正向精密智控、逆向溯源倒查。
构筑冷链物防“4道防线”
据悉,浙江通过改进和迭代升级,构建了“浙冷链”、集中监管仓、省际检查站、专业核酸检测站“四道防线”,对进口冷链食品实现了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从而确保浙江进口冷链食品安全。
为了有效拦截阳性冷链食品进入流通市场,早在2020年12月,浙江就启动集中监管仓建设,要求进口冷链食品应入尽入集中监管仓。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卢永福在此前举办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凡是进入浙江的进口冷链食品都要进入集中监管仓,经过专业核酸检测机构的采样检测;对来自于高风险国家货品的采样比例,要在一般的基础上再提高不少于30%比例的取样。
采样后,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的,需再由专业消毒机构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6面及集装箱内部等进行预防性全面消毒,赋予“冷链食品溯源码”后才能上市销售。
此前,对于进入浙江省的冷链运输车辆,浙江在省际高速公路和国道设置了省际检查站,并分有无提前通过“浙冷链”系统申报,分别处置。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已全面恢复原有36个省际检查站,加大检查力度,充分发挥检查站前沿防线作用。同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省际检查站车辆流量数据,动态调整省际检查站设置,对大于300车次/月的省际交界处视情增设。
为了加固防线,从今年10月8日开始,浙江增设核酸检测站防线,由监管人员在核酸检测站负责对货物进行数量清点,保证企业入库数量准确,进而通过进出库数量平衡保证后续“不断链”。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进口冷链食品迎来消费高峰。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利用春节前的一个多月时间,组织开展冷链物防“迎春行动”,通过查源头、查冷库、查大户、查小店、查水果、查冻品、核数据等方式,查问题、找短板、除死角、去盲区,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胡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