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辉霞 孙涛 记者胡毅)12月15日,记者获悉,襄阳市樊城区开展食品小作坊示范创建活动以来,樊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上门为辖区内食品小作坊进行示范创建帮扶指导,鼓励食品小作坊主改进设备工艺和改造加工场所,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推进生产加工规模化和规范化。
2008年,重庆人陈孝江在樊城区内租了一个小门面房,申办了个体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小店面约60平方米,是前店后厂式小作坊,主要生产加工鲜湿面、生碱面、饺子皮、炒面等,一天大概能生产300公斤的鲜湿面和饺子皮,主要销售给周边居民和小饭馆。
襄阳市樊城区食安办工作人员涂勇军告诉记者,自开展食品小作坊示范创建活动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帮扶指导,帮助“陈记鲜面店”小作坊进行设备工艺改进和加工场所改造,并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将生产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管理。
在樊城区市场监管局帮扶下,去年7月,陈孝江重新租赁了厂房,现在厂房700多平方米,成立了“湖北陈江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准备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筹办食品加工厂,为此,还制定了Q/CJSP 0001S-2020鲜熟碱面企业标准。
此外,樊城区市场监管局还帮助湖北陈江食品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把手工工艺流程规范化,把原来简单地用小麦粉添加食用盐、食用碱,用水混合成面团,再进行压片以及切条的手工工艺,更改为原材料预处理、和面、熟化、压片、切条、降温、切断、计量、包装、检验,再到成品的规范化工艺流程。
据了解,今年6月,湖北陈江食品商贸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获得通过,现在厂房有700平方米,经过规范布局,如今日均产量达1500公斤成品,主要销售超市和各餐饮单位。如今,襄阳市樊城区启动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的同时,“小散低”的食品小作坊正向“精特美”食品生产企业成功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