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记者走进熊玉唐办公室,稻香扑鼻。“茅贡”大粒香、从江香禾糯、滇屯502……摆放着各种新育成的特色优质水稻新品系。
熊玉唐给记者介绍特色优质水稻新品种。
熊玉唐是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省核心专家,省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推广首席专家。他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和主持了贵州省粮食增产工程、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农业部高产创建等多项粮食科研和推广项目。通过他的团队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新技术,累计增产粮食80亿公斤、增收100亿元以上。
1983年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熊玉唐就一直在贵州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主攻水稻新技术推广。今年63岁的他退休不离岗,依旧扎根“三农”一线,只为那一口口稻香。
上世纪90年代初,贵州稻田产量还不高,熊玉唐主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项目,他进行了十多项创新与改进,最终成为贵州水稻生产的主体栽培技术,提高了贵州稻田产量,得到大面积推广。
本世纪初,他带领团队根据新时期水稻产业发展新特点,集成创新研制了贵州超级稻高产高效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省工、节本与增产增效问题。2006年至2013年,应用该技术的3153.02万亩稻田增收21.46亿公斤。
“2015年,我们又提出‘绿色稻+’的发展思路,着力在产值和效益上下功夫。”熊玉唐介绍,2018年至2020年,“绿色稻+”技术体系在贵州推广280.37万亩次,亩增产7.6%。
为探索水稻单产提升关键技术,2020年初,熊玉唐带领团队又开始了新的攻关。当年夏末秋初,兴义市万峰林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基地,种植超高产品种甬优1540,运用熊玉唐团队钵苗育秧、有机硅肥等新技术的稻田亩产1081.8公斤,创造了贵州省水稻高产纪录。今年,该基地再创亩产1123.87公斤的新纪录。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贵州首先要从技术上提高单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的战略。同时,要继续抓好“绿色稻+”融合发展,增产提效。此外,要大力发展优质稻,结合地方生态、品种和人文特点,突出优质特色产品创建,将生态与人文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做出贵州的特色品牌。”熊玉唐说。(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