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荷兰合作银行和淡马锡16日联合发布的2021年亚洲食品市场挑战报告《了解亚洲新消费群体》显示,随着亚洲消费者越来越富裕,消费习惯越来越成熟,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十年亚洲地区的食品发展趋势必将发生巨大变化。预计到 2030 年,亚洲食品支出增量将达到 4.4 万亿美元,当中 2.4 万亿美元将会由新一代亚洲消费者的主动选择所驱动。
为了满足这一快速增长、消费者驱动性的支出,该报告估计到 2030 年,整个产业链需要在现有水平上新增 7,500 亿美元的增量投资,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将是引导这一大规模投资方向的关键因素。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消费市场行业交易服务咨询部主管合伙人叶永辉 姜煜 摄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消费市场行业交易服务咨询部主管合伙人叶永辉分析说,“亚洲市场包罗万象,只有更深入、更细致地把握各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和食品趋势,才能高效配置资本并获得更高回报。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且不断变化的大环境背景下,创造价值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和投资人最大程度地把握这些机会,规划更具韧性的未来。专注于为企业、股东和客户创造价值的领导者和投资人,亦将为社会和整个食品行业生态系统创造价值。”
亚洲消费者六大关键趋势
对亚洲消费者而言,过去十年的主题是消费升级:花费更多可支配收入购买更高价、更美味的食品。但在这十年里,消费主题已然发生变化。具体而言,许多消费者变得更倾向于寻求价值。大量消费者不再视“价格”和“味道”为主要购买标准,随着他们变得日益成熟,消费者对食品提出诸多额外要求:
更健康的饮食:用更健康的替代品和营养价值更高的产品来替代加工食品、红肉和糖;
更高营养价值:选择新鲜的优质产品;
安全可追溯性:要求更完善的食品安全和产品检验措施;
环保可持续性:应对食品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蛋白兴起:日益关注创新的植物肉和人造肉替代品;
线上购物便利:创新发展以提供更便捷的食品配送选择
中国消费者是最为关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群体。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可持续的食品消费行为。报告显示,在亚洲,中国消费者是最为关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群体,在此次调查中的大多数因子中得分最高。
调研显示,受访者将避免食物浪费、限制包装和购买本地生产的食物列为他们最关注的一些主要可持续发展趋势,且可能会在选择食物时加以践行。这为零售商和食品公司提供了减少碳足迹的新机会,并通过减少废物、改善包装和物流等提供可持续的选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数据,全球食品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食品行业必须行动起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迎合亚洲多元消费需求
虽然整个亚洲地区的投资持续加速,但到 2030 年,还需要更多资金投入才能满足 2.4 万亿美元的消费驱动型食品支出。调研表明,本报告中所概述的六大趋势塑造和形成了其中大部分的消费行为。预计,在未来 10 年间(至 2030 年),由消费者驱动的趋势将需要额外投资 7,500 亿美元以采取应对措施,这些资金需要以有针对性的方式来为新一代成熟亚洲消费者提供服务。
投资者可以帮助提供必要的增长资本,以支持初创企业和现有农副食品企业渗透到新的亚洲市场之中,政府和学术界则可以从为消费者提供科普教育、营造以创新为导向的环境制定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方面出发,发挥核心作用。而服务于新的亚洲市场,在数字化时代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并投资于即将出现的新兴农副食品趋势——将成为该领域投资者的重要指引。
普华永道香港交易策略与运营合伙人吕重恩表示,“农副食品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将迎来重大机遇。企业需要考虑亚洲消费者快速变化的偏好以优化产品组合,将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放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而非产品属性方面。对于企业和企业主来说,能力驱动的并购或合作关系将使企业通过获得新技能、开拓新市场来重新定位,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偏好。”(姜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