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C、果胶、淀粉和糖类等营养物质。它以嫩瓜或老熟瓜供食用,还可作为食品加工原料。南瓜营养全面、食用方法多样,是国际公认的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南瓜种植简单,管理易标准化,单产高,效益好,生产者喜欢种植。嫩南瓜主要作为蔬菜随采随销,老熟南瓜通过贮藏,实现均衡供应。贮藏成为延长南瓜供应期的重要手段,秋收南瓜贮藏对冬季供应至关重要,但南瓜腐烂甚至烂库问题时有发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如何保证贮藏效果,降低损耗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经营者。不同品种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应根据贮藏南瓜的品种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采后管理措施,可以保证贮藏效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建议:
南瓜
适时采收
嫩瓜一般在花凋谢后 10~15天采收,老熟瓜一般在花凋谢后30天左右采收,最适采收期与种植茬口、品种、气候、肥力条件、栽培水平等有关。果肉可分为致密或疏松,黏质或粉质,品种间糖度差异较大,应在选择品种时予以关注。嫩瓜采收过早,品质好,但单产低;采收过晚,单产高,但鲜嫩度下降,品质略差。贮藏的老熟南瓜采收早,单产高,但果皮未完全老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果皮易出现机械损伤,干物质含量低,贮藏时果肉易收缩、易腐烂,贮藏期短;采收过晚,果皮果肉硬度高,干物质含量高,不易产生机械损伤,贮藏期长,但单瓜重略降,果皮颜色光泽度变暗,品相差;贮藏的南瓜以十成成熟度为好。采收时间应首先确定采收目的与用途,即采收嫩瓜还是老瓜,是采收后直接食用还是用于贮藏。采收时应留2cm 果柄,果柄过长易蹭伤,过短易腐烂。适时采收、适当晚收对提高南瓜耐贮性,降低失水率、损耗率十分必要。贮藏南瓜最迟应在夜间气温降至10℃前完成采收,以免遭受冷害,耐贮性能下降。
南瓜
关注商品性
搭架方式种植的南瓜,应合理密植,避免叶片过密,造成生长过程中南瓜出现蹭皮、着光不均等问题;露地种植的,应在南瓜长到一定大小时进行翻瓜,并在底部垫上硬纸板或泡沫,以减少南瓜因接触土壤而出现的土斑,保证商品性。贮藏南瓜的种植应选择坡地或地势较高的地块。南瓜品种糖度差异较大,如甜糯蜜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8%以上,而多数品种为12%左右,糖度越高,对贮藏条件要求越高。应根据消费者对糖度、糯性、沙性等品质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南瓜品种,并采取适宜土壤种植、合理密植、保持土壤含水量、翻瓜垫瓜、采前控水、合理成熟度采收等措施,保证商品性,为贮藏打下坚实基础。病虫害严重、成熟度低于九成、地势低洼被雨水浸泡过的地块生长的南瓜不适宜长期贮藏。贮藏南瓜商品性要求:果形端正,果皮坚硬,表层无受损现象,果柄长2cm,且老化,瓜面光滑,色泽光亮,着色均匀,有品种特有的条纹,颜色为深绿色、浅灰色、红色等;成熟度老熟,果肉厚,口感甘甜,肉质细面,糖度高;无疤痕、无畸形、无腐烂、无机械伤痕、无冷冻害、无萎蔫、无腐烂等。
南瓜
预贮工作
预贮工作包括分级、伤口愈合、入库整理等环节。分级:对收获的南瓜剔除病瓜、烂瓜,并按照大小、成熟度进行分级。伤口愈合:分级后把适合贮藏的南瓜存放在温度较高、通风的地方,码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m,宽度不超过 1m,两排之间留有 20cm 通风道,预贮温度为15~25℃,预贮时间为 10~15d,通过预贮使南瓜果面及果柄伤口愈合,部分成熟度略低的南瓜果皮完成硬化,提高耐贮性。入库:把适宜贮藏的南瓜入库,包装方式、码放方法与贮藏方式有关。贮藏时可采用塑料编织袋、网袋、塑料筐、纸箱等包装方式,也可不用包装物直接码放,但底部需垫物,不能直接接触地面。
南瓜
应用贮藏技术
老熟南瓜适宜贮藏温度为10~15℃,湿度70%~75%,贮藏期一般为2~4 个月。南瓜的具体贮藏温度与果肉厚度、果肉紧密度、成熟度、水分含量、糖度等有关,大规模贮藏前应少量试贮,积累经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贮藏期较长的,应适当降低贮藏湿度。南瓜可用冷库贮藏,也可采取室内堆藏等方法。入库贮藏时应注意码放方法,码放高度、宽度与贮藏设施条件有关,码放过高过宽时,应在一定间隔放置通风道,保持空气流通,使贮存库内不同位置,温湿度基本一致。贮藏过程中应保持适宜温度,同时控制湿度,避免果皮表面出现水珠。贮藏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温湿度变化,温度变化最好控制在±0.5℃以内,不定期检查贮藏库内南瓜外观和品质变化。南瓜果皮表面出现水珠时,应及时通风以降低湿度;果皮表面长时间出现水珠,易造成南瓜腐烂,是造成烂库的主要原因。避免果面结露,是保证贮藏效果的关键;长时间低于贮藏温度,会出现水渍状斑点、凹陷等冷害症状。
出库管理
南瓜出库时,应一次出库分次使用,避免频繁开库问题出现。设立缓冲间,存放出库后的南瓜,使南瓜缓慢升温,逐步提高至 20~25℃,时间 5~7天,以促进南瓜糖化,提高糖度,增加面度,改善口感,提高南瓜商品性。达到规定标准后再进行出库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