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降雨比较多,士壤含水量高,甘薯已经推迟了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报,10月中下旬,北京市有寒潮,最低温降至1~2℃;若寒潮霜冻后再收获薯块将受冻,耐贮性变差,容易出现腐烂。当前,要把好“三关”,抓紧抢收甘薯、确保安全贮藏。
甘薯
把好抢收关
做好“三统筹”,在寒潮霜降前抢时收获入贮,尤其是规模种植合作社(大户)。
统筹调度机具装备,加快收获进度。做好农机具检修、保养,调配好收获机具、贮运筐箱、运输车辆、增加人力抢收,做到人歇机不歇,连续作业,提高农机利用率。
统筹分类收获地块,机械人工相结合。沙壤地采用杀秧机杀秧后机械化收获,作业效率高。黏性较强地块,可先用杀秧机杀秧,后用划犁将薯块翻出,再结合人工刨挖和捡拾抢收。
统筹安排收获与装运,当天收当天运。收获的甘薯,田间地头适当晾晒后,抓紧装筐装箱运走,搬运薯块应轻拿、轻放;当天收获的要当天拉走,不可田间过夜,避免冷害。
收获甘薯
把好预贮关
愈伤处理。入库甘薯,宜在温度15℃~18℃、相对湿度85%~90%的阴凉环境下放置1周,或温度35℃~38℃、相对湿度85%~90%保持2~3天,促进甘薯机械创伤的愈合,避免因薯块创伤导致病菌侵入造成的薯块腐烂。
通风散热。愈伤处理期间,保持通风,适当加大通风量,确保甘薯表皮干燥和去除呼吸热。
晾晒甘薯
把好贮藏关
严格质量。做好人工挑选,选择合格产品入库,入库甘薯质量要求“四无”,即无病害、无虫害、无冻伤、无发芽。
分类存放。分等级、分品种存放,以及按出库时间、顺序要求分类存放。贮藏总容量不超过贮藏库容量的65%。
精准调控。贮藏温度控制在10℃~13℃,薯筐垛内外温差不超过2℃。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避免库内结露,否则露水易造成烂薯。CO2浓度易控制在5%以内,可采取通风换气方式调节气体成分。
适时出库。雨后或者遇低温抢救性收获的甘薯,不易长期贮藏。蒸煮、烘烤食用型甘薯应适时销售或及时加工成薯干、冰烤薯,淀粉加工型品种,可打粉后出货。
贮藏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