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疆出台《关于促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自治区由畜牧大区向畜牧强区转变。时隔一年,畜牧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记者深入南北疆探寻畜牧业的改变。
产销一体 肥牛变“宝”
8月1日一大早,苏开雄打开牛圈的门,80多头西门塔尔牛早已在食槽前等待“早饭”了,看到苏开雄走进来,牛发出“哞哞”的叫声。
苏开雄是沙湾市金沟河镇泉水沟村养殖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肉牛养殖。这两年,在沙湾市农业农村局驻泉水沟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苏开雄的肉牛养得越来越好。
“现在,我用青贮玉米配棉粕、麸皮喂牛,牛的长势特别好,而且瘦肉多、肉质鲜嫩,每年能收入15万元。”看着膘肥体壮的牛,苏开雄乐呵呵地说。
苏开雄所在的金沟河镇泉水沟村地处城郊,人均耕地少,村民大多靠发展庭院养殖来增加收入,全村共有养殖户78户,建成规模化养殖场3个,牲畜存栏量7400头(只)。近年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乡镇畜牧站不断加大养殖培训工作力度,邀请畜牧专家走圈进舍为村民讲解品种改良、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等技术,并针对多发病定期上门问诊,为村民提供技术保障。
牛养得肥,还得卖得好。在大泉乡三道沟村伊清康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小龙每天都忙着把经过排酸处理的冷冻牛羊肉分拣、装箱,发往多个省市。
康小龙介绍,合作社通过发展肉牛养殖带动周边1100多户农户增收,从采购饲料、品种改良,到订单销售,农户不仅可以在合作社享受优质的服务,还让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
“目前,沙湾市初步形成了标准化饲喂、繁育、养殖等体系,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唐新涛说。
精准服务 改良品种
“托合托木西·阿不都热曼家的母羊比较多,回头你们再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一定要把种公羊的补饲料跟上,不然母羊怀胎率会降低。”7月31日,天已经黑了,王胜宏和技术人员在返回阿合奇县马场管理委员会的路上,还在讨论着工作。
王胜宏是阿合奇县马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每年7月至8月都是柯尔克孜羊配种、育肥的关键期。今年7月以来,马场管理委员会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各牧场,指导牧民开展配种育肥工作。
托合托木西是阿合奇县川乌鲁夏季牧场的牧民,家里饲养着200多只生产母羊。眼看着配种、育肥期就要结束,他正发愁的时候,王胜宏带着技术人员来到牧场,帮着他把大部分母羊的配种工作完成,才去了下一个牧场。
“今年我们对各牧场柯尔克孜羊的品种进行了再次改良,淘汰了一批种公畜,引进了一批优质种公畜,发放了种公畜补贴和补饲料,对种公畜进行集中管理,最大程度做好品种改良工作。”王胜宏说。
集中养殖 效益更优
8月1日,皮山县木吉镇木吉村的兔养殖合作社里4位村民正在给兔子喂饲料,他们一共养殖了6000只兔子。
近年来,和田地区依托一批扶贫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打造“十万、百万、千万、亿”级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体+基础户”联合体。艾合麦提·托合尼亚孜搭上了这趟“致富快车”,成为特色养殖户。
艾合麦提是木吉村村民,2017年开始养殖商品兔。往年的商品兔都是一家一户分散养殖,艾合麦提家里每一轮养殖60多只,每年能增收2000多元。
2020年,皮山县对兔养殖进行优化,在发展兔养殖的4个乡镇和鹅养殖的7个乡镇共成立了11个特色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养殖能手+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养殖技术难题,还解放了更多劳动力。如今,艾合麦提已经成为木吉村兔养殖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养兔有分红,还有一份工资收入。
“现在,龙头企业、合作社不仅是全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力军,更成为发展畜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撑。”木吉镇党委委员宋复锦说。(宋卫国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