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飞 记者李甜甜)1月26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天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市政协委员、市农委主任沈欣出席发布会,并就记者提出的“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到粮食、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的有关问题作了回答。
沈欣代表市农委首先介绍了全市农产品生产情况。20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党政同责,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津市农业产能大幅提升,保供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成为稳社会、稳民心的“压舱石”。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恢复生产。成立23个包联企业推动组和8个复工复产服务小分队,推动确定的402家农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打通了农业上下游产业链。全力恢复“菜蛋肉奶”等重要民生产品生产,制定了应对疫情扶持畜产品生产政策,对保供基地的蛋鸡、肉鸡和生猪给予补助。启动抢种速生叶菜专项补贴、集约化育苗补贴等项目,蔬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日上市量达到了3000吨以上,为保障供给、平抑物价、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
打通堵点。组织各涉农区开展电商直播售货活动,推动电商、商超和批发市场对接采购,开辟滞销农产品信息发布专栏,举办线上促销和推介活动,建设1200多个社区自提站,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狠抓质量。开展食品农产品质量多批次抽检,地产农产品检测合格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覆盖。
科技赋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十三五”期间,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应用,优化了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业效益。建设了蔬菜、生猪、奶牛、林果、水稻、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等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攻克了小站稻、生猪种业创新等重大关键技术。
载体支撑。“十三五”期间, 扶持蔬菜集约化育苗企业14家,重点建设了102个规模化规范化设施示范园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共2874个,改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面积50万平方米。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特色产业强镇5个,国家和市级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
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25.3万亩,总产达到228.2万吨,创历史新高,全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9.4万亩,产量达到26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5%和9.8%。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生猪出栏193.99万头,存栏162.3万头,同比增长了30.6%。肉牛存栏17.45万头,肉羊存栏45.22万只,蛋鸡存栏1428.2万只,禽蛋产量20.83万吨,生鲜乳产量50.07万吨,水产品产量27.8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在增加。2020年全市蔬菜、猪肉、鸡蛋、水产品、生鲜乳等自给率分别达到81%、60%、74%、72%、100%,居于北方大城市前列。
2021年元旦之后,市场上“菜篮子”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冬季天津农产品供给依靠本市的农业设施和外地调运,蔬菜供应基本以外埠为主,外埠蔬菜供应量占全市蔬菜交易量的75%-80%。增加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都会在终端价格上有所体现。一般规律是元旦、春节“两节”期间波动上涨、节后价格回落。但是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社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关注程度尤为突出。
沈欣表示,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市农委认为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更多市民在本地过年,农产品消费量较往年明显增长。而河北省作为市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地区之一,由于疫情反弹给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和上市带来影响。二是受低温影响,前期的强寒潮天气,影响了南方农业大省蔬菜生产,本地少量农业设施种植的农产品也受到影响,进而延缓了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上市时间。三是受运输影响,来自河北石家庄、邢台地区的长途车辆在国内蔬菜运输中占比超过40%,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大量车辆暂停运输业务,车辆减少、运力不足,导致运费上涨,进而导致从外省运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因此,前期蔬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实际上是“节日效应”和突发状况叠加造成的,并不是天津市“菜篮子”供应出了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处置好突发状况,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就会逐步消除,农产品价格也会随之回落。针对目前情况,近期,市农委连续采取措施,优化防控工作,加强市场调度,做好物流保障。加上2020年初以来,在“战疫”保供方面积累了应对经验,响应速度提高。一系列措施落实下去,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放缓,一些“菜篮子”产品价格正在回落,比如鸡蛋价格已经从高点开始下降,禽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7%。
沈欣强调,“菜篮子”产品价格能在短期内回归,最根本原因还在于田间、圈舍、鱼塘里不缺产品。今年以来,市农委针对以上问题,加大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克服了不利天气影响,努力增加农产品生产供给,有效缓解了市场供给压力。截至1月22日,全市蔬菜产量3.9万吨,出栏生猪10.21万头,出栏肉鸡377.75万只,鸡蛋产量1.1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12万吨,生鲜乳产量2.82万吨。以上农产品生产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特别是生猪出栏量增长较多。所以,我们对保障市场供给,有底气、有信心。
沈欣表示,下一步,市农委将完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灾害性天气预案,抓好粮食和“菜篮子”农产品生产,确保节日期间农产品供给充足,品种丰富。
保产能。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农民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我市基本蔬菜品种供应。抓好生产资料的调运和储备,保证春耕备耕有序进行。进一步恢复生猪产能,毫不放松抓好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保流通。加强与外埠产区对接,发挥龙头企业、流通企业外埠基地的保供作用,一旦发生市场供给趋紧,立即组织外埠调运。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维护市场流通秩序,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同时,加强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保障储备规模和储备质量,确保如有需要,可以调得出、用得上。
保质量。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严格落实属地责任,落实市、区、镇街三级网格化监管举措,实现监管网格内生产主体巡查全覆盖,保障不发生区域性、规模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强化市场监测,发挥保供稳价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紧盯“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猪肉的供求和价格变化,科学分析研判形势,精准采取措施,确保价格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