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徐红伟 王再明)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1月26日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改良盐碱化耕地12.2万亩,新创建草原肉羊和向日葵两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全区粮食产量732.8亿斤,实现“十七连丰”;肉类产量260.7万吨,实现“十六连稳”。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现场 陈立庚 摄
内蒙古实施奶业振兴三年行动,规划建设黄河流域、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五大奶源基地,实施种养加一体化,截至目前,全区奶牛存栏129.3万头,牛奶产量611.5万吨,分别增长5.6%和5.9%。制定传统乳制品地方标准,传统乳制品占全区乳制品产量近10%。实施种业发展三年行动,建设内蒙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繁育基地和3个国家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推进农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天赋河套”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榜第一。开展牧区现代化试点,统筹推进牧区生产发展、牧民生活富裕、草原生态良好相统一。
布小林表示,2021年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通过继续开展好“内蒙古味道”系列活动,推动“蒙字号”、“老字号”等品牌消费,培育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发展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支持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和活畜交易市场建设,扩大县域和农村牧区消费,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升各类集贸市场管理水平,全力促进内蒙古经济稳定增长。
2021年,内蒙古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加强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集中支持一批脱贫旗县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现代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能力,推进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持续推进盐碱化耕地改良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守住耕地红线,规范占补平衡,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间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农作物、林草和畜禽种质资源库,提高育种创新、良种繁育能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强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要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奶业振兴,鼓励以混合所有制形式建设奶源基地和牧场,支持传统乳制品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因地制宜扩大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种植面积,提高牧草品质。推行标准化饲养,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支持肉乳兼用品种发展。鼓励特色种植养殖,发展林下经济。实施农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推进牧区现代化,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减少网围栏,解决草场“碎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