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玥) 近年来,随着浦东人口老龄化加剧,作为社区养老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年助餐点服务需求逐渐增加,但助餐点服务所涉硬件建设、软件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对此,浦东市场监管局主动跨前,联合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区民政局,通过在浦兴路街道、沪东新村街道试点,由区质量技术协会制定并发布了《老年助餐点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对老年助餐点服务的基本要求、人员、服务提供与餐后整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推动为老助餐标准化、规范化。
一份大排面13元、1大荤1小荤1素14元……中午11点,在浦兴路街道荷三小区老年助餐点内,陆续有老年居民前来就餐。“我每天过来吃,这里干净、放心,价格也实惠。”正在就餐的李老伯对助餐点十分青睐。和李老伯一样,随着浦东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助餐点越来越受到老年市民的欢迎,它对解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以及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的日常用餐难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助力打造老年人“15分钟生活圈”有着现实意义。
在去年疫情期间,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社区老年人助餐的需求愈加旺盛,但助餐点硬件设施简陋、配送服务不规范、服务人员管理能力弱、供餐模式多五花八门,老年人迫切希望政府加强统一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而对于老年助餐点食品安全方面如何规范、服务人员如何管理、场所的设施设备如何设置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内目前还是空白。
作为年度研究课题之一,浦东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主动牵头,联合浦兴路街道、沪东新村街道的部分社区老年助餐点,对助餐点的布局、场所的食品安全制度管理、服务人员要求等标准进行了规范和试点,并在广泛征求区民政局、街镇等单位、机构意见的基础上,近日由区质量技术协会制定发布了《老年助餐点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服务规范》中的老年助餐点,是以街道为主导,供年满60周岁老年人集中用餐或送餐上门中转,自身不具备食品加工能力的场所。我们对助餐点服务的基本要求、人员、服务提供与餐后整理、分餐食品留样、服务机构管理、检查与改进要求等进行了明确。”浦东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吴海勤介绍说。
比如布局与设施设备方面,《规范》要求老年助餐点应分别设置就餐区和备餐区,就餐区应配备餐桌椅、空调、洗手池、安全疏散标识等,备餐区应设置公用餐具保洁柜、冰箱、消毒柜等;服务人员要身体健康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知晓养老助餐服务的全过程;助餐点要保持操作场所的定期消毒和清洁卫生,注意观察老年人用餐安全,应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做到营养丰富、合理均衡等。
有了《服务规范》,老年助餐点的建设有了可依据的标准,“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2000余名,助餐点很有需求,根据《服务规范》,我们助餐点内增加了消毒柜、保温餐车等食品安全的设施设备,还加装了明厨亮灶的公共视频监控设备,让居民们吃得更放心、更安心。”荷三小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柳嫣说。
吴海勤表示,该《服务规范》只是团体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但为今后出台区级标准提供了探索,下一步将通过区民政部门让更多的老年助餐点践行标准,积累实战经验后,希望通过该《服务规范》为全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浦东的社会养老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