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专家库特聘专家、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石军出席12月5日在四川眉山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主题单元并作发言。石军就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述了四点看法。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专家库特聘专家、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石军
一、把握内外循环方向
今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指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中央确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刘鹤副总理所讲的三个方面。
(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
经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必然要求发展方式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后相当时间内,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我们发挥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已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显现出来。解决这一矛盾,必然要求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
(二)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迁。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近年来,西方主要国家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
(三)发挥我国超大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
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支撑并带动外循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大循环的条件和基础日益完善。从需求潜力看,我国已经形成拥有 14亿人口、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张。从供给能力看,我国储蓄率仍然较高,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从供求双方看,我们具备实现内部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的诸多条件,必须利用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增长。
我们每个系统、每个企业乃至每个国人尤其是在座的企业家,都是经济双循环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都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自觉沿着中央指出的前进方向,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份内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二、夯实企业循环基础
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活跃主体。只有实现广大企业自身循环,才能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企业是推动构建双循环格局的主要支撑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党执政兴国的依靠力量,在此次应对疫情冲击中勇挑重担,在稳定国内大循环中发挥着中坚作用,需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切实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全国的税收贡献已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这组“56789”数据充分证明,民营企业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在推动经济双循环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国企、民企、外资企业构成了国内大循环的供给主体,正在为国内大循环注入动能,今后肯定会发挥更强更大的支撑作用。
(二)夯实企业循环基础的基本路径
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在构建双循环格局中的支撑作用,关键在于找准正确路径、炼好企业内功。
一是扭住创新不放松,抢占技术制高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从技术角度来讲,国内循环首先要有自主技术支撑,否则只能受制于人,难言强大内循环。国内消费和投资虽是构建内循环的主要因素,但科技创新、国产替代既是内循环的重中之重,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还是支撑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扭住管理不放松,深挖企业新潜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的一招是加强企业管理,深挖新的潜力。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笨办法,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努力适应双循环要求;可以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干什么事、谁去干、什么时间干到什么程度、干好干孬给个什么说法”的四环节工作法,去推动决策、落实、标准和奖惩机制的真正到位。
三是扭住市场不放松,把握营销主动权。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就是赚钱,而能否赚钱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否适销对路。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的变化很快,已经呈现若干新的特征:从需求转型看,国内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需求重点看,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及消费体验;从供求情况看,消费品供给结构升级严重滞后于消费需求升级,高质量产品和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扩大消费的严重障碍。这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且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坚持“抓一保 促五保”的保障方式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六保”任务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形势异常严峻情况下,需要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放在推进落实“六保”任务上;推进落实“六保”任务的重点,需要放在保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上。在这方面,石军表达了三点看法。
一是这困难那困难,中小微企业最困难。在政府工作的一位主要领导告诉我:过去咱们常说,年年困难年年过,每年过得都不错;今年却是,这难那难一大堆,桩桩件件都难过,最难过的是企业。我曾工作过的甘肃,多数群众本来就很贫苦,财政收入本来就很困难,这次受疫情冲击,可谓雪上加霜。要保脱贫任务艰巨,要保就业和民生更加艰难,要保企业难上加难。一个中型制造业企业的董事长告诉我:现在办企业比什么时候都难。我问他“到底难在哪里?”他具体列数了五难:一是缺钱,不仅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已经赚了钱也要不回来;二是断链,许多上下游产品难以及时供货,有些行业甚至已经完全断链;三是订单骤减,本来是很好的国际合作伙伴,说不给订单就不给了;四是政策不落实,上级出台政策不少,但看得见、够不着、不管用;五是服务不到位,有些部门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动不对号。
二是这重要那重要,保住企业最重要。我们说,保住企业最重要,不是说其他五保不重要,而是说保住企业是其他五保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因为,只有保住了企业,才能保住国民经济的根基,进而才能促进五保任务的落实。
从保企业与其他五保的关系看,保企业就是保居民就业,如果企业保不住,居民就会无业可就;保企业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如果企业保不住,财政收入就没有来源,也就无法保住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保企业就是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如果企业保不住,粮食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就会失去中枢和支撑。我们应该在企业的生死关头,把保住企业、让企业活下来,作为全党全国的重中之重和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三是这环境那环境,保住企业就是最好环境。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以来,全国各个方面都很重视,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了若干具体政策,各个企业也采取了一些落实措施,各种环境都有了较大改善。现在,我们应该着力营造保住企业的特殊环境。
具体来说,就是以落实条例为基础,以保住企业为重点,以促进五保为目的,研究制定配套管用的新举措。以落实条例为基础,就是要全面对标条例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抓紧采取补短板措施,扎实推进条例的落实到位;以保住企业为重点,就是要把保住企业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有针对性的采取精准施救举措,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以促进五保为目的,就是要在努力保住企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动能的积极作用,促使五保任务落到实处。
保住企业的好环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好的舆论环境。就是要形成全党全国全社会关心支持企业、齐心协力帮扶企业的良好氛围,防止和避免出现打压甚至损害企业等问题。其次是好的法治环境。就是要用法律武器保护和支持企业,使企业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真正放开手脚搞活企业,坚决纠正查处一人一事违法而拖垮一个企业、打掉若干人饭碗行为。再次是好的政策环境。这就是要用足用好一切能够保住企业的要素资源,确保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坚决扭转政策“空转”和“悬置”现象。最后是好的服务环境。就是要以保住企业为中心,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坚决杜绝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三、打通全国循环堵点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既涉及供给侧,又涉及需求侧,还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方面面,关键在于打通各类“卡脖子”瓶颈,通过改革创新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一)着力打通影响国内循环的诸多堵点
从目前看,需要通过系统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循环的四个堵点。
一是着力解决生产环节的“堵点”。首先是降低投资者负担,提高投资者积极性。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及各地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真正塑造既不缺位、又不越位的服务型政府。其次补短板、锻长板。通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生产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打好基础。最后既要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更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降低生产环节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二是着力解决分配环节中的“堵点”。核心问题是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我国大部分低收入群体集中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应该通过城乡要素融合等途径,实现土地的资本化收益,继而通过土地的产权流转,盘活、用活农民闲置性资产,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对于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在扩大规模基础上,提升其中较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三是着力解决流通环节中的“堵点”。减少流通环节中的各种费用,比如降低高速通行费、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等;建立全国统一标准,在运输条件要求、物流车辆载重、生鲜产品标准等方面消除地区差异,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批发、零售环节,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渠道;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特别是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物流车辆空载率,提高运输效率。
四是着力解决消费环节中的“堵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关键在于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减少预防性储蓄。这就需要继续深化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改革。同时,与生产环节相对应,消费环节也要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尽力满足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更好服务品质的追求。
(二)打通影响国内循环堵点的产业路径
夯实企业循环基础的关键在于打通产业循环堵点,而打通产业循环堵点的关键在于找准产业发展路径。
一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指导,推进产业实现市场和技术双重追赶。过去,我国以廉价的生产要素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是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相一致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市场对内生创新的引致作用,我国经济具有规模性、内源性、多元性特征,这意味着企业更容易利用国内市场获得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等创新条件。
二是以国内价值链为依托,培育产业链、价值链“链主”。大家知道,国内价值链是基于国内市场需求发育而成的,一般是由本国企业掌握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先在本国市场获得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然后进入全球市场产业分工体系。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掌握领先用户获得先行优势,成为该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抓住细分市场迅速填补市场缝隙,成为行业中的“隐形冠军”企业。
三是以现代产业集群为载体,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国际产业链的纵向分工已经缩短,但在横向分工上或将趋于区域化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在这种内向化演变的情势下,产业集群与国内市场需求的联系反而会得到改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立足重点产业链布局与创新体系对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四是以“互联网+”数字经济为契机,促进存量优化和增量创新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互联网+”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各产业部门的相互融合,重塑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一方面可以用数字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生命周期,优化经济存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创新经济增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打通影响国内循环堵点的宏观方略
打通全国循环的堵点,既需要找准产业循环的路径,又需要把握国家畅通循环的宏观方略。
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发挥我国市场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发展先进适用技术。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开放条件下促进科技能力提升。
二是推动供给创造和需求引领,实现供需良性互动。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优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依法平等保护产权,为企业家捕捉新需求、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模式提供良好环境;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全现代流通体系。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要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结算体系建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释放农村农民的需求;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推动城市化地区、农产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大量提供优势产品;要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五是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更充分就业;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要完善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六是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要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出口质量,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要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
四、突破国际循环瓶颈
突破国际循环瓶颈与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可以奠定国际循环基础;突破国际循环瓶颈,能够促进国内经济循环。
(一)国内与国际循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认为: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格局,包括多重含义:一是要“强身健体”。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来加快补短板、强优势,提升国内经济循环的健康运行和抗风险能力。二是要开放融合。增强国内循环不是关门封闭、孤立运行,而是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国际循环有机衔接。三是要内外统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要统筹兼顾,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国内国际循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促互进。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在过去40年多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现在,我们提出的双循环都是强调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衔接,双循环是建立在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讲,双循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经济体系。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即使是推动国内经济循环,也需要大量采购国际资源能源和原材料,也需要国际市场的关键零部件,也需要海外各具特色的消费品。
(二)搞好国内循环可为推动世界循环做出贡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某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就是要让国内与国际市场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在“逆全球化”倾向和新冠疫情冲击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松动和分离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我们需要通过更快的复工达产、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大力度的开放措施,去竭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从中长期看,则应通过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解决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失衡问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国家如此,企业亦然。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抢占先机,应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谋求更好发展。
(三)抓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重大机遇,积极拓展突破国际循环瓶颈之路
中国和东盟等15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不仅对这些国家自身是一个重大进展,而且对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签署协议的15个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0%,占全球GDP的30%。《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个协议是亚太地区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在新冠疫情期间,这些国家放下地缘政治分歧,共同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实属不易。英国《泰晤士报》指出:这一协议覆盖22亿消费者,意味着这些国家符合标准的产品,可以依据优惠条件进入15个国家。《经济学人》也承认:这一协议开辟了新的天地,可以预见未来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影响。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其分析报告中说,“根据我们最近发布的计算机模拟预测,这一协议每年可为世界创造2090亿美元收入,到2030年对世界贸易的贡献将达到5000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一协议的签署是我国推动外循环的重大突破,并表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既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又具有重大经济意义,还具有重大开放意义。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说:这一协议显示了亚洲国家对开放和互联互通的供应链的支持。亦如日本首相菅义伟所说:鉴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而且有迹象表明各国开始转向内向型经济,鼓励自由贸易变得更加重要。更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签署协定表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才是大道、正道,这代表着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而且可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的力量。
从目前来看,坚冰虽己打破、封锁虽开缺口,但推动国际循环仍然任重道远,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必须以更大气魄、更大付出、更大力度,更好更快推动形成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专家库特聘专家、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石军在第十八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