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钞利超) 10月12日,八里营镇黄店村的田地里热闹异常,10多辆农用机械来回忙碌,80余名村民正在忙着种植大蒜。
机器和人工一起种植大蒜
“这一片地共600亩,涉及后黄店和西路寨两个村,经过前期努力,目前已经全部流转到滑县禾润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来发展大蒜种植。”该镇农办主任李文刚介绍。
侯清选是滑县禾润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多年来一直跟土地打交道,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大蒜生产、营销经验。“我们投资300多万元,流转600亩土地种植大蒜,品种是‘大青棵’,高产耐寒,蒜薹亩产量900斤至1400斤,蒜头亩产量约3000斤,按照目前的行情,每亩收入5000元至8000元。”侯清选说。
侯清选介绍:“合作社不仅每年按每亩800元付给村民租金,同时还请村民到地里干活儿。从10月8日开始种植以来,每天务工人数约80人。根据工种不同,务工人员每天的工资为70元至150元。”
西路寨村村民赵青菊家的地被流转到合作社。以前他种的时候,不但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因为地块不集中,种起来特别费事。“我家有2亩多地,以前种地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收入有限。现在我把土地流转了,一年一亩地承包费800块钱,能收近2000块钱。另外,我还能来这里务工,一天挣百十块,一年下来比种地划算多了。”赵青菊边干活儿边说。
滑县村民正在种植大蒜
为抓好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八里营镇早准备、早规划、早动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通过承包、租赁等不同途径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进行连片规模种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我们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并在培育发展主体、打造产业品牌、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持续加大对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鼓励通过集中规模流转土地,带动更多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让广大农民尝到增收甜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质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八里营镇党委书记常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