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江苏
下拉

泰兴市:以创建为抓手 绘“民生画卷”

2020-08-28 11:09:31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吴秀梅
摘要:泰兴市委、市政府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人民幸福为使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绘饮食安康的“民生画卷”。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蒋鹏)泰兴,国泰民安,百业兴旺。横渡古今、万里奔腾的长江孕育了鱼米之乡的丰沃淳美,赋予了自然资源的丰饶富足,培育了人文风貌的质朴纯净。11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银杏飘香,古韵悠长。黄桥烧饼、曲霞汤包……引来八方食客,中粮面业、苏三零面粉、振华油脂产品畅销国内外。泰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人民幸福为使命,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绘就了一幅守卫大众饮食安康的“民生画卷”。 

党政同责,干群同心,夯实食品安全“两责”壁垒

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和《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优化全市部门、乡镇职责分工,明确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强化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市人大、市政协及各级领导每年深入基层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调研、视察及评议活动,及时掌握食品产业发展状况。目标明确、制度严谨、责任清晰、奖惩有据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已基本健全。市委、市政府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市食安委建立创建专门班子,工作目标逐条细化,工作责任层层压紧。

食品安全,四有两责。市委、市政府将保障“四有”作为强化“两责”的基础,每年新录用公务员全部下沉基层分局充实食品安全监管基层力量;对接南京工业大学等重点院校,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提升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实现了“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执法能力和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食品安全,守卫尽责。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常态化运行基础上,全市16个乡镇街道均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设立食安办、配备食品药品安全助理和专职人员,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内容。284名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和376名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构建网格化体系,彻底打通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投入近2000万元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11个分局食品快检室、7个农贸市场食品快检室,年开展监督抽检4500批次以上,实施快速检测近80000批次。

全程监管,从严从实,治理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开展药肥增效减量和抗菌药治理行动,严管畜禽屠宰、生鲜乳采供等重点企业,严打私屠滥宰、违法用药,假劣农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农产品速测合格率超过98%,市级定量抽检合格率达99.4%,省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成功续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认证绿色食品29个,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9%。

食品生产经营监管扎实有力。市场监管部门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统筹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和随机飞行检查,闭环监管覆盖全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重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覆盖率达100%。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覆盖上市食品全部种类,2019年监督抽检达到4.5批次/千人,2020年提升至6批次/千人,监督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效显著。市政法委牵头成立打击食品药品犯罪联动执法中心,市公安局和市检察院分别在市场监管局设立警务室和检察官办公室,联动执法,形成合力。全市以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为抓手,排查发现各类食品安全隐患问题2142个,闭环整改问题1935个,针对性开展农村假劣食品治理、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网络外卖平台专项整治、保健食品专项清理等重点整治行动16次,关停拆除小作坊近500家,强制下线网络经营户161家,198家单位被实施行政处罚。源头性、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隐患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政策助推,主体自律,构建食品产业健康生态

创新先行,因时而变,措施优化更彰显泰兴“个性”。2017年,出台全省首个涵盖食品“三小”管理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泰兴市小微食品生产经营登记备案管理办法》。2018年,启动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2019年,农产品批发功能转移列入民生实事工程,2020年,“阳光宴会厅”、“智慧农贸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此外,每年定期召开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大会成为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必修课;免费开展的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倒逼从业人员苦练技能,尚德守法。

主体先行,自律自查,理念优化促产业良性发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建立落实主体责任自查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自查率和报告率均达100%,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品牌连锁超市、大型以上餐饮服务企业、食盐批发企业自查报告率达90%。餐饮行业协会、黄桥烧饼协会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定期组织会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竞赛评比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开展“十万公筷健康行”活动,宣传健康饮食理念。

示范引领,标准带动,先进管理助行业转型升级。截至2020年8月,全市共有42家餐饮服务单位创成“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1个商业街区创成“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3条小餐饮集中街区得到规范,9家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升级。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获批全省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成为全市果蔬、粮油、畜禽等精深加工食品特色产业的集聚之地。72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入电子追溯系统,97家学校食堂全部实施“五常”管理,219家规模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200余个食品小作坊纳入登记管理,17个“阳光宴会厅”为农村聚餐提供安全保障。

社会共治,全民监督,营造示范创建浓厚氛围

立体宣传发动,为形成社会共治格局培育沃土。媒体、网络、社区、学校、企业五大宣传阵地全方位、立体化营造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浓厚氛围。每年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站惠及347个村居(社区)和149个校园,43场“百姓质量讲坛”企业普法宣讲、15场社区科普宣传、覆盖40所小学的“食安小卫士”校园选拔、数万市民参与的“食安泰兴,问计于民”网上调查打造了“小家带大家、小手拉大手”的食品安全大宣传格局。

人大聚焦聚力,为实现社会共治目标开辟道路。市人大常委会就《食品安全法》执行情况进行专题审议,并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审议意见情况开展跟踪。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两年多来,12件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拓宽监督渠道,为推动社会共治发展注入活力。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实施食品生产经营红黑榜制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和行政处罚信息,均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向社会公开;近3万市民通过20期“眼见为食”双随机检查网络直播,全程监督执法检查,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吹哨人”制度覆盖全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有效动员企业内部员工参与监督、反映问题、促进规范。市政府出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2019年以来受理的285件举报投诉,办结满意率达到100%。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