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河南
下拉

“产粮大县”重任越扛越稳

2019-05-05 11:23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刘颖
  

暮春时节的滑县,翠绿的大田里正悄然发生新变化:既有良种,又有良法,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新农具、新服务来助阵,动动手机就可以轻松种地;赶市场,看需求,调结构,农业有了新奔头。

近年来,滑县切实履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创新农业服务方式,有力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

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滑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单产500公斤、总产140万吨以上。其中2018年种植面积312.6万亩,总产158.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连续27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产粮大县”重任,滑县越扛越稳。

良种良田加良法种粮效益节节高

麦子抽穗了!

行走于滑县田间,处处铺满绿色,满眼都是希望。全县180万亩小麦,其中规划高标准粮田155万亩,年产90万吨,产量连年全国第一,“中国小麦第一县”“豫北粮仓”的称号名副其实。

5月4日,上午10点,滑县枣庄乡徐营村田间,村民吴心愿正弯腰查看小麦长势。“这个小麦品种的产量每亩能比普通小麦多200斤,并且田间综合抗性非常好。”

眼前,1万多亩连片良田在微风里泛着绿浪,这里是滑丰种业的种子繁育基地。好粮食依靠好种子。滑县小麦种植面积中,商品粮生产占六成,小麦种子繁育占四成。

“种子买到手,技术跟着走,让农民做省心掌柜,我们做贴心伙计。”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毛朝军说,滑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种粮大户”等模式,带动农民参与良种繁育。目前,公司有种子繁育基地和优质商品粮田20万亩,年产小麦种子和优质专用粮8000万公斤左右,带动农户增收9000多万元。

好马配好鞍,良田育良种。在滑县最负盛名的高标准良田——白马坡,密密匝匝的麦穗绽放在一望无际的绿海里,一些或黄或白的小房子若隐若现。

“那些是供电室、机井、出水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慧涛介绍,县里规划了155万亩高标准粮田,并持续对中低产田实施改造,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平均亩产提高200多斤。“地下全部埋着灌溉管线,全县100多万亩土地一周就能浇一遍。越逢旱年,滑县越丰收!”

与此同时,县里还在农村设立9个农技推广站和18个农情监测系统服务示范区,农业、水利、气象、电力等部门合力,精量播种、测土施肥等主推技术在田野施展,施多少肥、浇多少水,农业更加绿色化、智能化,小麦提质增产效果好。

“管家”“保姆”齐上阵农民种地更省心

“嘀嘀,有订单了!”在万古镇杜庄村,杜焕永打开手机微信查看“农管家”平台,“杜庄村杜逢珍家,20亩地,需打药,总费用100元。”他马上安排飞防组准备作业。

这是滑县为农民请来的“管家”。只需在平台上点开“小麦服务”菜单,耕种、浇地、打药、机收等一项项明码标价。农民选好项目一键下单,平台就将订单派送到县里指定的服务点,由服务点安排作业。

“这相当于农民的‘美团’,现在用手机种地,已经不再是啥新鲜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勇说,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中心专门研发“农管家”,去年8月试点以来,接单200多个,今年准备在390个村推广,并在现有450名村级区域联络员基础上再招聘615名,真正打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农民种地遇到问题也不用慌,中心组织30多位资深农技专家成立服务组,24小时在线指导。

杜焕永还是一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他的合作社里,有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农机库,库房里整齐停放着100多台“大家伙”: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自走或机引式喷雾机,还有无人机、北斗平地仪,甚至包括花生摘果机……品类齐全、蔚为壮观。

老杜说:“我就是农民的‘保姆’,你没时间种地,我帮你托管,从种到收,不用你操心。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托管周边土地39000亩。”

像杜焕永一样,农机普及让专业“田保姆”越来越多。一些合作社负责人汲取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纷纷涌现。

在滑县,“零耕碎种”的“百衲衣”越来越少,在一马平川的规整农田里,大型机械尽显身手,生产品种、作业时间、种田水平都得到统一和提升。

粮仓“升级”厨房种地不靠感觉靠市场

滑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平均无霜期长达210天,最适宜种植强筋型小麦。

“粮食大县要变成粮食强县,必须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说,县里加快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发展优质强筋小麦30万亩,确保农民种得好、销路好、效益好。同时,加强粮食产业链建设,实现从“粮仓”到“厨房”的转变。

以前滑县农民种地,有啥种子就种啥。现在不一样,啥赚钱他们就种啥。农民魏成显就专门种植了700亩彩色小麦。

“这5吨黑麦面粉是去年广东一个客户订下的。我现在全部是订单式生产,客户订啥我种啥。”魏成显得意地说。

“我还专门给产品设计了包装,加盟了品牌,这12斤杂粮在超市要卖到150元。”目前,他种的粮食远销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还供不应求。

构建一条产业链,才能带动一片。河南利生面业公司生产的面粉、挂面等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去年,公司订单数量达到7000多亩,光小麦就加工10多万吨,助力农民增收20多万元。

“田种得越多,并不能代表农民就能越赚钱,要赚钱得从深加工上要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董良鸿说,“要建好‘大厨房’,滑县还要提升‘大粮仓’,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以‘四优四化’为引领,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带动农民更稳定增收。”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