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重捷 章瑜 记者陈家华)当前,厦门市正大力推广使用公勺公筷,推行文明健康用餐新理念,许多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响应,纷纷推出公勺公筷举措。那么,使用公勺公筷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日前,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文明办开展实验,测试使用公勺公筷和不使用公勺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结果显示使用公勺公筷就餐后,剩余菜品菌落总数明显低于不使用公勺公筷情形,最多相差26倍。
此次实验在一家人气较高的餐厅进行,一共点了炒河粉、清蒸鱼、酱牛肉、干锅包菜、炒土豆丝等8道菜品,每道菜品被分成4份:一份加工完立即取样,一份放置在空气当中,用来做空白实验对比,一份就餐时使用公勺公筷,一份就餐时不使用公勺公筷。
本次实验从食安志愿者、餐饮协会中招募8名志愿者,分成“公勺公筷组”和“非公勺公筷组”,每组4人参与。为保证健康及实验科学,测试人员都取得了健康证并经过培训。实验中两组人员分成两桌,用餐完毕后,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对剩余菜品进行第二次取样,并通过冷链运送到实验室进行菌落总数检测。
检测人员抽取检测样本
经过48小时细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非公勺公筷组”菌落总数明显高于“公勺公筷组”,如炒河粉“公勺公筷组”菌落总数不变,而“非公勺公筷组”菌落则上涨到了90 cfu/g;清蒸金鲳鱼两组数据相差2倍多;巴东酱牛肉两组数据相差了5倍多;炒土豆丝两组数据相差了17倍;干锅包菜更是高达26倍!
通过这次实验,可以明显看出公勺公筷的重要性。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使用公勺公筷势在必行,其好处显而易见:一是干净卫生、预防疾病。使用公勺公筷可以避免聚餐时个人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胃幽门螺旋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疫情期间,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二是减少浪费、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可以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的剩菜剩饭,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