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陈瑷 记者程伯全 米仓山茶通过旺苍县委、县政府和新型经营主体、广大茶农以及各方的持续用力,已成为了旺苍“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之首,形成了“三山一早”的川茶发展格局和地位,尤其是去年,米仓山茶成功入选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百强榜单(名列73位),对农民增收发挥越来越突出作用。截至2018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2.6万亩,其中黄茶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6600吨、产值13.5亿元,带动茶农户均实现增收8760元,帮助4462户贫困户15610人实现增收脱贫。
记者了解到,旺苍县在推进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以建成中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将米仓山茶打造成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为目标,按照“突破性发展黄茶、巩固提升绿茶(主要是加强品种改良和茶园管护)、优先发展有机茶、全面开发利用夏秋茶”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精准茶叶资源(包括古茶树、茶文化等资源)、精准现有面积(包括宜茶面积、分散面积、零星面积)、精准发展空间(按照木门、高阳、五权、枣林四大片区精准到适茶乡镇、村社)、精准产业布局,在落实“四个精准”基础上,正抓紧编制旺苍茶产业发展新一轮规划,通过规划引领,确保茶产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独特的气候、土壤、光照是旺苍县的优势所在,旺苍县深度挖掘自然禀赋,充分发挥全国首批有机产品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五张名片”优势,不断提升米仓山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立足于打造茶产业全链条,主要在调优结构、“三园”示范、精粗加工、主体带动、融合发展、品牌营销6个方面精准发力,实现延链增效。
据了解,旺苍县始终把发展茶产业作为旺苍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首,成立了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实行争取项目投入、撬动金融投入、招引业主投入、吸纳社会投入、引导茶农投入等5种方式,着力破解茶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切实把茶农带进组织化生产经营,实现抱团式规模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注重规范新型经营主体与政府投入、茶农受益三者的利益关系,大力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茶农”利益联结模式,确保茶农在政府扶持下持续稳定受益;抓住省科技厅帮扶旺苍的契机,注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建成了川北茶叶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强化了技术支撑,尤其是突了新成果转化、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广泛推行机械化作业,有效提升了米仓山茶的科技含量和品质效益。针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薄弱短板,加大了对新型经营主体和茶农在项目倾斜、资金奖补和政策保障方面的综合扶持,县委制定出台了《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通过激励扶持,充分调动了新型经营主体和茶农发展积极性,确保了米仓山茶在扩面、提质、增效上取得良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