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非洲猪瘟是一种DNA病毒引起的猪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家猪、野猪等各种猪均易感染(不感染人),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发热,脾脏充血肿大和多器官出血,对家猪致死率可达100%,对生猪产业危害极大。非洲猪瘟在非洲国家流行已超过100年时间,期间陆续传入欧洲、美洲、亚洲的60多个国家,目前仍无任何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予以控制。
2018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非洲猪瘟如何传入我国,尚无科学定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中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流行毒株同源性达到了99.95%,据分析,初次传入中国的途径可能是以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一是生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走私,二是国际旅客携带的猪肉及其产品,三是国际运输工具上的餐厨剩余物,四是野猪迁徙传入我国。在我国国内,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个方面:餐厨剩余物喂猪、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分别占比42.9%、40.8%和16.3%。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占到了绝大部分。
海南省采取“外堵内防”严格防控
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维护无疫区安全的角度,海南省采取了严格的“外堵内防”防控措施。
对外方面:一是加强调运监管。全面暂停省外疫区省份及相邻省份生猪及其产品入岛,加强对入岛动物及产品运载车辆的检查和消毒工作,加大力度联合打击违法偷运等行为。二是严格监管进境猪肉及其制品。海口关区对2018年至今进口猪肉产品9批次共242.9吨进行了采样送检,未检出非洲猪瘟。三是严格供港活猪安全监管。2018年至今,海口关区共有14批760头活猪经非洲猪瘟检测合格,顺利供应香港市场。四是加强进境旅客携带物、邮寄物和快件监管。充分发挥“人-机-犬”查验模式,截获旅客携带进境猪肉及其制品416批次、453.23公斤,按照规定实施无害化处理。五是严格进境交通运输工具监管。对来自疫区进境运输工具实施100%登临检查,发现猪肉及其制品的,实施封存。
对内方面:一是抓好非洲猪瘟疫风险点排查。组织各市县对重点场点开展非洲猪瘟疫情紧急排查,对猪肉等动物产品经营开展专项排查,加强疫区调入生猪产品调查和省内饲养野猪的疫情监测。二是严格应急管理。省政府成立了海南省防控非洲猪瘟应急机构,各市县强化应急队伍建设、非洲猪瘟应急储备和应急演练,海口海关制订了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省农业农村厅统筹防疫应急经费670万元购买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检测仪器设备、诊断试剂及防疫应急物资等,为应对突发疫情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加强餐厨剩余物监管。海口、三亚等市县组织餐饮企业与收运公司签订餐厨废弃物收运协议,对餐厨剩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市县也研究出台了可行的餐厨剩余物监管方案。四是严格生猪运输交通工具管理。全省已备案生猪专用运输车辆183辆,生猪运输环节进一步规范。
消费者可放心食用经检疫的猪肉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提醒,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非洲猪瘟发现以来,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同时它也不会感染除了猪之外的其他动物,不影响食品安全,消费者可放心消费食用经过检疫的猪肉。
据对海南省海口、三亚、儋州、琼海、屯昌五个市县集贸市场监测,2019年4月第2周,每公斤活猪13.48元,环比跌0.3%,同比涨21.44%;猪肉24.32元,环比跌1.94%,同比跌6.96%。
据介绍,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将对省内生猪养殖及产品供给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出现种猪滞销、肥猪价格下滑、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受挫、饲料产品受影响、肉类消费结构出现变化等情况。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海南省将加强保护生猪基础产能,稳定生猪生产,积极争取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确保肉品市场有效供给,切实防范、及时化解生猪产业系统性风险,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