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的武胜驿村,原来只有10个社,从前年开始,这座村庄多了一个社——11社,11社是个大家羡慕的“家”,崭新的院落,干净利落,每人交2500元钱就入住了。羡慕归羡慕,四里八乡的乡亲,想交10万元钱还住不上,这里,只对武胜驿镇的贫困户开放。
武胜驿镇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25人。这68户人家,按照搬迁户人口分配相应的房屋户型,抓阄签订房屋分配合同书。2018年9月30日,新村民搬迁入住,新村在镇子的街面上,繁华地带,大人好务工,孩子好上学,大家放鞭炮欢庆乔迁新居。该镇道丰村野葱沟的村民李秀花,居家迁出山窝窝后,第一个方便的就是用上了自来水,老人家拧过来拧过去,把锅碗瓢盆清洗得像新的一样。她说,锅婆子离不开水,只要用水方便了,花馍馍就能蒸成海碗一样大。5月19日,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永登县武胜驿镇,走进李奶奶家里,她一个劲地让记者尝尝她刚蒸出来的热馍馍,吃饱了好把山里的故事讲给众人听。
拔穷根易地搬迁促务工
武胜驿镇,在永登县的西北部,为典型的干旱二阴山区。这里,曾经是永登县的深度贫困乡镇,全镇23个村,1个社区,112个社,8408户38330人,总耕地面积13.2万亩,问黄土地上要庄稼,过去完全靠天吃饭,群众煞是无奈。连年来,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在这里拔除穷根,让这座曾经“说一门亲事难”的乡镇,脱掉了戴在头上的穷帽子,来自该镇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00元。贫困户住房难,2017年,武胜驿镇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2102.77万元,建成武胜驿村11社。这座新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55平方米,房建建筑面积为5298.81平方米,结构形式均为砖混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迁出了深山的农户,落稳了脚跟还得有饭吃,武胜驿镇遵从搬迁户的意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依托邻近县城务工、红狮水泥公司、武胜驿美食一条街等邻近企业、餐厅输转劳动力培育后续产业,促其成为搬迁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稳定产业和富民产业。
武胜驿镇武胜驿村党支部书记康连胜介绍说,这些就业渠道,主要依托龙头企业、以工代赈项目、扶贫车间分近、中、远三期逐步推进,培育后续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彻底解决搬迁户搬迁后产业发展难、就近务工难、脱贫致富难等问题。
治穷病换粮种菜育产业
眼下,武胜驿镇的种植品种,由单一的大白菜扩展到娃娃菜、红笋、菜花等多个高产值品种。这座乡镇,成为兰州市冷凉性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之一,产品远销省内外。武胜驿镇党委书记邵建胜介绍说,发展产业脱贫,全镇种植了高原夏菜达到3.5万亩,中药材留床1.2万亩,优质洋芋6.7万亩,红笋、蒜苗、花菜、荷兰豆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品种进一步优化和多样化,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值预计可达2.4亿元。
武胜驿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合作社经营、村两委监督、村集体分红”的合作方式,在五端、大利和旅顺3个村建设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各1座,在奖俊埠、三庄、缸子沟、石家滩、兑角等5个村联合修建食用菌种植基地,解决这5个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通过扶持当地企业带动武胜驿、富强堡、新民、聂家湾、金嘴等9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永登县金嘴高原夏菜专业合作社、永登海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永登昊锐汽贸有限公司、万农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兰州新区佳丽德商贸有限公司、大利陇鸣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马荒重山草芽鸡产业发展,带动兰草、马荒、烧炭沟、大利、旅顺等7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们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大家的富民产业就有了“家”。
兜穷底植树造林重教育
扶贫重在扶智,这座乡镇从“危房改造、土墙翻建、大门维修、庭院硬化、旱厕改造”等为内容的“五合一”改造工程入手,先把村庄打扮得文雅素净。这座乡镇全民参战,整合资源,会同帮扶单位多方筹措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率先在奖俊埠、三庄、缸子沟、石家滩、兑角、烧炭沟、武胜驿、富强、长丰等9个贫困村实施旧貌换新颜的“会战”,完成改造1036户。截至目前,工程完成改造1036户,正在进行改造135户,其中实施危房改造523户,改造面积25000平方米,土墙翻建475户,改造面积4900平方米,大门维修118户,改造面积1500平方米,庭院硬化181户,改造面积20000平方米,旱厕改建150户,改造面积900平方米。
这座乡镇,认定了“要致富,狠抓教育多种树”的朴素道理,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在奖俊埠、五端、旅顺等6个村实施退耕还林10000亩,完成黑林、石门岘、道顺等3个村退耕还林补植补栽3000亩,在武胜驿、富强、马荒等3个村实施荒山造林1600亩,完成封山育林10000亩,在全镇各主干道路和乡村道路新栽洋槐、侧柏、柳树、杨树等各类苗木6.8万余株,在三庄建成16万株刺柏育苗基地1处,在奖俊埠种植80多亩2200株山杏,在道顺发展油用牡丹230亩,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19人。保障困难群众生活,该镇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扩面提标,发放低保金322.57万元、五保金51.26万元、临时救助6.1万元、医疗救助41.7万元、救灾资金111万元。
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落实大病医疗兜底救助12人2.6万元,为因病致贫家庭破解了难题。该镇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200份,签约协议书初级包1336人,签约协议书中级包755人,落实长期慢性病门诊471人,新申请办理102人,切实做到了“送医上门”和“送人就医”。(张旭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