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郭红庆 记者郑晓伟) 在松软潮湿的黑土上,孟召山随意扒拉几下,两只肥壮硕大的甲鱼就被他举在半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黑土地上竟然能够“种”出甲鱼。4月24日,在河南省汝阳县召选养殖合作社,淳朴憨厚的老板孟召山向记者展示他“种”出的甲鱼。
现年52岁的孟召山,原本是一位普通农民,常年在浙江省温洲州市务工,先后从事搬运、送货等体力劳动。精明能干的他看准当地海鲜市场冰块需求大的商机,办起一家人工制冰场。几年打拼下来,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财富。
2015年夏季,一个偶然的机会,孟召山结识了当地一位甲鱼养殖场老板,了解了甲鱼市场供不应求的信息。通过虚心求教学习,孟召山决定返乡从事甲鱼养殖。
心血和汗水打开成功之门
然而,当他投资几百万流动土地、开挖池塘、打井、架设电线准备大干一场之时,一个冬季下来,购进的甲鱼苗几乎全部冻伤死亡。
经过多方求教和细心观察,孟召山发现原来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冬眠的甲鱼晒太阳返回时因体力透支,不能将整个身子钻回泥土,裸漏在外的两条后腿往往被冻伤,然后就溃烂、发病而亡。经过细心观察和反复钻研,孟召山决定尝试在黑土地上“种”甲鱼。
众所周知,甲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多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如何突破传统养殖技术,成了“种”甲鱼能否成功的首要问题。
2016年3月,孟召山尝试把池塘的水全部排干,又将土地犁耙平整,再将甲鱼苗投放进去。5—8月期间,喷洒少许井水,投喂自己配制的饲料,其他时间全部自然放养。不想一举获得成功,当年收获甲鱼30000多公斤,收入100万多元。
勤奋钻研的孟召山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种’甲鱼是我人生中最大一次创业,几经周折,从资金到技术,从办证到经营,辛酸和泪水苦不堪言!”接受记者采访时,孟召山始脸上终洋溢自信、乐观的笑容。他用那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托起了“种”甲鱼的梦想。
展示劳动成果
2018年12月,该养殖基地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频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9年2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带着成功的喜悦,孟召山先后流转了100亩土地,将养殖规模扩大了10倍,年收获甲鱼可达50万公斤。目前,该合作社已实现甲鱼苗孵化、放养、深加工全链条养殖产业,并带动周边农民从事“种”甲鱼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