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记者从兰州市政府办公室了解到,日前该市下发的《2020年全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我市将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倾向,确保本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据悉,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
藏粮于地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
我市将切实保护、调动全市粮食生产积极性,进一步稳定全市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推广应用,突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着力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配套良种良法,加快推进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社会服务化,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粮食总产量实现稳定。
《方案》提出,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以永登县西北部、榆中县北部、皋兰县中部等旱作农业区为重点,全面完成省级下达的46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任务(其中榆中县22万亩,永登县18万亩,皋兰县6万亩)。依靠科技支撑提高粮食产量,实施脱毒马铃薯良种工程,加快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优化种植品种品质,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到2020年底,全市粮食作物良种率达到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
落实优扶政策新建高标准农田4.9万亩
《方案》要求,全面落实扶持政策。重点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旱作农业等粮食生产的优惠扶持政策,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各级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支持力度,支持粮食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努力提高种粮比较收益,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加快农田基础建设,我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技农艺技术集成应用、节水工程灌溉技术、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相结合,2020年度新建高标准农田4.9万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设施建设,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高度重视撂荒地复垦复耕,全面完成全市19.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撂荒问题整改,对因生产力下降、缺水等原因撂荒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符合条件的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予以改造提升。
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对接力争种植优质小麦34万亩以上
我市鼓励企业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对接。加快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培育一批高产稳产、附加值高、适宜机械作业及肥水高效利用的新品种。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现有小麦主推品种开展提纯复壮。大力推广优质中筋小麦、耐旱耐密高产优质玉米和抗病抗旱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品种,继续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垄作栽培、小麦宽幅匀播等技术,力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以上,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6万亩左右,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左右。
同时,提高粮食绿色化生产水平,力争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确保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311万亩。在全市范围内完成绿色防控面积71.7万亩次(其中物理防控面积达15万亩以上),统防统治面积95.6万亩次,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力争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4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农药、化肥用量进一步下降,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
据了解,该《方案》提出,各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加强粮食生产目标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层层分解任务、靠实责任抓好落实。要进一步用好用足扶持粮食生产资金,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案》还就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开展机种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灌溉等社会化服务,打造粮食生产示范区等方面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张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