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邓梦 本报记者程伯全)位于四川省东部的达州市,幅员面积16591平方公里,拥有690万人口。这里物产丰富,资源富饶,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和中国香椿第一县的美誉。
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89.7亿元,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消费增长15.4%,餐饮收入达101.76亿元。市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食品和餐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市场监管工作增加了不少难题。为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达州市市场监管局从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开展专项检查、治理市场乱象入手,四维发力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督促指导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达州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各区、县(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现场指导、企业自查、县级报备等方式,对企业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贮存及交付控制、不合格产品管理和食品召回、等事项开展自查自改,并提交年度自查报告,有效地督促了企业主动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消除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为严格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管理,该局督促指导企业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记录生产过程控制台账,加强原料查验审核、实行精准投料管控、实施生产过程关键环节控制,规范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建立实施有效食品生产检验控制和食品贮存、运输及交付控制等体系。
为使食品从源头到餐桌信息可查、安全可溯,该局结合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等工作,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围绕产品信息、原辅材料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设施信息、人员信息、召回信息、销毁信息、投诉信息等内容建立信息记录台账。目前,达州市已有2家食品生产企业探索建立了电子追溯系统。
在校园食品安全方面,达州市从严抓好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各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加快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扩大“明厨亮灶”覆盖面积。该局还将联合达州市教育部门在学校优先推动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安全新模式。
2019年,达州全市“明厨亮灶”餐饮单位有10922家,建设完成率达81.16%。其中,学校食堂、评定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特大型、大中型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工程完成率达100%。
压实责任 强化食品生产监管
面对人少事多的工作状况,为提升监管效能,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对达州市361家企业按照产品类别风险和企业的日常管理情况、抽检情况、立案查处及投诉举报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分数由低到高,把企业划分了A、B、C、D四个监管等级。在划分等级的基础上,该局全面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修订印发了《2019年达州市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暨年度监管计划》,明确了日常监管检查频次及时间,突出了监管重心,压紧压实日常监管责任。
此外,该局还开展了食品生产企业集中责任约谈和监管会议。半年来,该局先后对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和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开展了集中约谈并召开生产企业监管会议,专题组织对相关标准规范及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等知识进行培训,强调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分析查找食品安全隐患,助推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
校园内小餐饮店餐饮安全卫生检查
校园周边小餐饮店餐饮安全卫生检查
重拳出击 强化专项检查力度
在食品生产专项治理行动中,达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了粉丝面条制品专项整治、食用植物油专项检查、散装白酒专项治理行动和包装饮用水专项治理暨质量提升行动。以粉丝粉条小作坊(无获证企业)、挂面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和经营环节面制品作为重点整治对象,突出含铝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和抗氧化剂的粉丝面条制品治理;依照市场监管总局等3部委《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要求,对虚假标识,错误标识等事项进行了重点检查;以白酒小作坊、农贸市场内“小灶酒”、散装白酒经营者、提供自制泡酒的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整治对象,以白酒塑化剂超限、制假售假、违规勾调白酒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事项列为重点整治内容;组织实施了40批次散装白酒抽样监测;突出对近2年抽检监测不合格企业和未能持续保持许可条件及设施设备陈旧滞后的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整治,全面排查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按照企业自查、县级巡查、专项抽检、督导“回头看”的步骤严密组织实施。
非洲猪瘟期间,为严防严控猪瘟疫情,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加强流通环节生猪产品监管,按照国家总局、省局安排,结合达州实际,先后开展了《打击私屠滥宰防控非洲猪瘟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排查整治违法屠宰行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行动。据统计,该局已排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1757个次,排查食品销售者12919户次,排查冷库1662家次。
为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该局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辣条”食品安全问题,该局印发了《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辣条”等“五毛食品”执法检查的通知》,督导各县(市、区)局迅速开展了“辣条”等“五毛食品”执法大检查,重点对校园及周边、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进行了监督检查。春季学期,该局在达州市食安办的组织下,与达州市教育局组成4个暗访督查组对59所学校食品安全进行了暗访督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283项次,县区发现食品安全问题478项次。此外,该局对学校食堂开展了常规检查,全年检查学校食堂2662次,出动执法人员5112人次,立案查处7件,下责令书改正568份,排查食品安全隐患769处,检查校园周边经营店3263家次,摊贩3926个。
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局出台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局开展整治的同时,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明查暗访督导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相关辖区监管局、监管所,要求其根据情况限期改正或立案查处。
铁腕处置 强化市场乱象整治
在开展专项检查的同时,达州市市场监管局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针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该局责令整改22起,立案查处2起,处罚没款0.56万元;检查经营单位651家,责令整改10起,立案查处9起,处罚没款1.98万元;抽样检验92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产品已按相关规定开展了核查处置。
在食品生产专项治理行动中,规范食品标签标示监督管理,重点突出常需生活食品、节令性食品、特色食品、“一老一小”食品、简易包装食品等标签标识的规范治理。行动期间,立案查处26件,处罚没款8.395万元,坚决纠正标签标识不真实、不规范、仿冒标识等问题。
非洲猪瘟期间,达州市市场监管局成功处置了多起突发生猪染疫事件。该局督促指导了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和达川区市场监管局分别处置了一批来自重庆的感染瘟疫的猪肉产品和疑似感染瘟疫的猪肉产品。在广安市邻水县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该局积极响应,迅速拿出应急措施,开展应急处置,并要求各地切实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在问题“三全水饺”事件中,该局对涉疫批次水饺开展了全面排查,并开展正面引导舆论导向,在《达州日报》专文刊发了《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三全”水饺事件应急处置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及时消除了社会恐慌。据统计,该局在猪肉市场流通环节发现问题猪肉及产品1668.38公斤,处理了问题食品(猪肉及猪肉产品)2735.51公斤,问题猪肉及猪肉产品均按要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办理案件8件,罚款1.85万元,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件,极大地净化了猪肉市场,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安心的消费环境。
针对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督导组检查发现的问题,该局拟定了达州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风险防控清单、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进一步整改落实方向和目标。
为深入开展“地沟油”综合治理工作,该局大力推进“地沟油”智能收集及智慧监管运营项目工作。同时,严厉打击使用“地沟油”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开江县立案查处了1件“地沟油”案件并移送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有较大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