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牛春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市场监管局本着“智能、便捷、高效”的原则,利用“互联网+智慧监管”信息技术,为食品安全一线监管人员研发智能执法平台,破解智慧监管“最后一公里”难题。
智能执法平台功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智能执法平台基于“互联网+智慧监管”技术,聚焦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监管,为一线监管人员现场执法检查而设计。平台由监管人员智能手机执法检查端与后台数据分析处理电脑端共同组成。平台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信息、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风险等级评定共3大类269项行政执法事项整合到手机端,监管人员用手机完成现场执法检查,所有表格基础信息录入、不合格事项填写、评级分值计算工作均自动形成。执法完成后,行政相对人电子签名,执法单通过WIFI打印机快速打印。手机端执法检查数据同步于后台电脑端,并自动生成检查结果,局机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在电脑端对全区所有检查数据进行实时数据查询、风险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双随机”检查计划。
智能执法平台的使用把多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一是把食品安全领域全覆盖监管及“履职尽责、照单免责”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可能。原来需要一线监管人员现场填写的大量表格、分值计算、不合格事项书写等工作,现在只需要监管人员在手机端动动手指,即可自动生成。原来需要30多分钟的填表、计算、书写工作,现在仅需5分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二是把为基层监管所“减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可能。市场监管局成立后,基层所的工作量呈平方数增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总结、报表等业内事务,一线监督检查受很大冲击。智能执法平台使用后,各基层所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在局机关电脑平台上一目了然,由业务科室直接通过电脑端汇总即可,无需基层所再写、再报,从而使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心开展监管工作。过去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公文包要装满两大类“检查要点表”“风险等级表”等10余种检查文书,笨拙而麻烦,而今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智能执法手机端有效解决了上述困惑,计算、填写自动生成,人人会用,真正实现基层“减负”。
三是把执法监督检查实时“留痕”这个不易完成的任务变成可能。现场检查中,只要使用手机端,就已实现工作实时电子留痕,确保工作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照后即营、告知即营后,监管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在现场直接用手机端录入相关资质信息,录入内容全面具体、规范统一。智能执法平台的记录功能与执法功能同步运行,执法结束,记录完成。
四是把风险精准研判,及时预警这项高难任务由不可能变成可能。智能执法平台手机端现场执法监督检查数据同步于后台电脑端,数据来源客观、准确,减少了人工报表中的“人为”因素,机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可随时在电脑端搜索、监控全区监管动态信息,对电脑端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准确进行风险研判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