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唐宁)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11月30日,贵州省市场主体量达300.23万户,首次突破300万。
聚焦“进得来” 着力放宽市场准入
“通过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处长胡邦军介绍说,“截至目前,贵州省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缩短至2.2天,提前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的目标,较2018年11月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企业开办指标调查结果大幅缩减5.4天。”
有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更深入执行。放宽注册登记条件,市场准入堵点难点获得更大纾解,通过建设贵州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上连接国家,形成向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及其移动端为政府、企业、群众提供“一网通办”大窗口, 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文件,让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等事项实现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及办事效率;企业网上注销专线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更加便利快捷。
持续减程序、减流程、减资料、减时限。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方式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对涉及市场准入的100行政审批事项按“证照分离”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管理系统,支持“证照分离”涉企审批部门在线获取核验营业执照。截止目前,全省累计办理“证照分离”登记业务12.15万件,惠及企业8.16万户。
大力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食品经营许可压减证明事项5项,许可时限缩短至12个工作日;取消13类产品许可证管理,将2类许可压减合并统一管理,稳妥实施1类许可转强制认证,对77家许可证申报企业免予发证前产品检验,对39家新发证企业实施后置现场审查或例行检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承诺时限实现压缩四分之一的目标,承诺时限低于12天,较国家规定时限少10天。
今年1至11月,贵州省新设立市场主体57.51万户,平均每天新设立市场主体1721户,其中新设立企业380户。
聚焦“活得好” 着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从2012年牵头实施“3个15万元”政策以来,贵州省市场监管系统从财政、金融、税收等三个方面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今年7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围绕市场准入便利化、减轻企业负担、高质量发展、权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4类22条措施,着力构建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1至11月,全省扶持微型企业15057户,带动就业18592人,兑现资金10053.5万元。
与此同时,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优选5家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为150家中小企业开展专利信息推送服务,为6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专利资助1200余万元,拨付840万元支持42家企业作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对象;发放知识产权奖励58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明确地理标志工作目标和任务,以12个特色产业为贵州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实施重点,确定修文猕猴桃、思南晏茶、大方冬荪、大方皱椒、黎平山茶油、毕节白萝卜、关岭牛、安龙白及、紫云花猪、玉屏箫笛、锦屏腌鱼、赤水金钗石斛等12个地理标志产品为2019年贵州省地理标志产业化促进项目。
聚焦“护公平” 着力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今年以来,贵州省市场监管系统履行市场环境“守夜人”职责,推进监管执法创新转型,探索构建环境宽松、竞争充分、监管有力的市场规则,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共享改革红利。
跨部门双随机免干扰。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多干预。全省近7万名执法人员和354.23万户监管对象全部纳入平台动态管理,各级市场监管领域执法部门共在平台上开展随机抽查2.76万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10.56万人次,随机抽查市场主体27.18万户。
竞争审查除保护。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同步推进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全省清理文件13248件,审查文件15968件,并调整出台文件304件、废止文件461件。
加大执法除劣币。积极组织协调和深入推进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打击假冒侵权共计立案查处2985件、结案2617件、案值732.2829万元,共计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40件。牵头推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协作执法1875次,查办案件341件。
信用监管促规范。加大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公示系统(贵州)归集45个部门涉企信息3403.66万条,基本实现部门和地区涉企信息“横到边、纵到底”的互联互通;依法开展企业失信名单管理,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0.22万户,累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3.0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