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2019年1至9月份内蒙古对33大类共37754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其中,监督抽检37193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905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7.57%;风险监测样品4148批次,发现问题样品39批次,问题样品发现率为0.94%。全区已启动不合格样品核查处置1080件,处置完成193批次,自治区本级受理不合格食品异议20余件。
各环节抽检情况
生产环节抽检监测对象多为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企业(部分样品为原料、半成品和待检区产品)。监督抽检样品4712批次,不合格样品120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97.45%;风险监测样品623批次样品,发现问题样品8批次,问题样品发现率为1.28%。
流通环节抽检监测对象多为自治区确认的重点企业在流通环节销售的食品以及超市、农贸市场等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样品27670批次,不合格样品510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98.16%;风险监测样品3210批次,发现问题样品31批次,问题样品发现率为0.97%。抽样场所主要为大众消费量较高的场所。抽检不合格样品原因:一是贮藏不当所造成;二是生产环节带入,比如因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导致调味料中金属污染物不合格等。
餐饮环节抽检监测对象为校园周边餐馆、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购进原料及自制发酵面制品等。监督抽检样品4811批次,不合格样品275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4.28%;风险监测样品315批次,未发现问题样品。
1-9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涉及24种业态。不合格样品所占比例较高的场所是企事业单位食堂、学校/托幼食堂、小吃店、饮品店、小型餐馆、中型餐馆、大型餐馆、特大型餐馆、机关食堂、批发市场、快餐店,不合格率分别为11.73%、8.39%、6.90%、6.06%、5.86%、4.78%、4.31%、4.27%、4.17%/3.76%、3.47%。
各类食品检测情况
在1-9月份抽检的33类食品中,抽检监测大众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共3882批次,占总抽样量的10.28%,监督抽检样品3778批次,不合格36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9.05%。
抽检监测内蒙古特色产品肉制品和乳制品共4624批次,占总抽样量的12.25%,其中肉制品监督抽检样品3269批次,不合格样品39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8.81%,风险监测样品738批次,发现问题样品2批次,问题发现率0.27%;乳制品监督抽检样品1299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9.69%,风险监测样品81批次,未发现问题样品。
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较低的食品主要有:其他食品(餐饮具、食盐)、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果制品、方便食品、蔬菜制品、蜂产品,监督抽检样品不合格率分别为25.26%、15.20%、7.29%、7.01%、5.24%、4.94%、3.36%、2.51%、2.44%。
针对接到的群众投诉举报,主要反映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计356家商铺经销的粉条、豆腐、馒头、豆芽(简称“四白食品”)及酸菜、腐竹等食品存在很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要求投诉举报涉及的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对“四白食品”及酸菜、腐竹等食品开展抽检。目前,除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由于承检机构招标还未结束暂未开展抽检外,其余3个盟市均已对辖区内涉及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相关产品进行了抽检并报送了抽检结果。此次共抽检经营企业152家,完成抽检262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38批次,不合格率14.5%。其中粉条不合格24批次,全部为铝残留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从食品检验项目看,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主要是:其他污染物不符合规定,如餐饮食品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微生物,如餐饮食品和肉制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重金属,淀粉及淀粉制品中的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品质指标,如酒类酒精度不合格;以及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和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超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