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孙开珍)茫茫戈壁,漫漫黄沙,满眼沧桑中却总有一抹“斑斓”——“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终会带来希望,并用坚韧不拔的品质鼓舞他人。而在市场监管战线上,也有这样的“铁胡杨”,他们扎根基层,用坚强的臂膀担起助企惠民的重担,默默守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市场监管事业奉献青春。“铁干蹲身书傲骨,虬枝举臂护民生”。这一次,我们就来了解这样一株“铁胡杨”,来看一看它的成长历程......
“铁胡杨”潘晓明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潘晓明,1959年11月出生,1976年应征入伍,1988年从新疆军区后勤部转业到青岛市即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即墨市工商局)工作,如今已有30余年。今年11月,潘晓明退休了,离开了他热爱的市场监管工作岗位。在潘晓明退休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他是怎样完成从一名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老兵到市场监管工作“老江湖”的华丽转变吧!
心怀赤诚,军旅成长
当兵时期的潘晓明
初到军营,潘晓明跟很多新兵一样,令行禁止的军纪军规对年轻的他来说无疑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加之部队环境艰苦,种种遭遇让他一度迷茫过,甚至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最初对部队心怀憧憬的潘晓明也许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的考验。但冥冥中似乎自有安排,一场邂逅让潘晓明结识了了扎根大漠的胡杨树:在一次部队拉练过程中,当他驾车行驶在茫茫戈壁时,一片生机盎然胡杨林突然闯进视野,一株株胡杨树或枝繁叶茂、或迎风不倒的景象让他难以忘却,从此之后,潘晓明就与胡杨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烦了累了的时候,就去军营附近的胡杨林转转,摸摸胡杨树那粗糙的树干,劳累烦恼瞬间一扫而空。就这样,胡杨树在潘晓明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随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潘晓明也在边疆扎下了根,凭借着胡杨树一般的坚韧品质,潘晓明在部队里表现突出、屡获嘉奖。潘晓明常说取得的荣誉有自己的一半,也有胡杨树的一半。
助企惠民,扎根基层
从部队转业来到市场监管工作岗位,面对新工作、新环境、新使命,潘晓明没有了年轻时的迷茫,转而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其中,市场监管工作繁复错杂,涉及的矛盾纠纷较多,新问题层出不穷,老问题时有复发,但是潘晓明从未叫苦喊累、避重就轻,总是迎难而上、积极投入,经过坚持不懈地摸爬滚打,潘晓明硬是把自己锤炼成了一名市场监管战线上的“老江湖”。
工作日记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心得,也记录着他奔忙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
工作中的潘晓明总是把“俩好搁一好”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坚信只要以一颗赤诚的初心对待他人,他人也必将回报以真心实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老百姓来说,潘晓明是热心肠的“老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他全力以赴,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为消费者挽回损失;办事群众来咨询问题,碰到不懂业务程序或者规章制度,潘晓明也不着急,而是慢讲细说,不厌其烦地解释,有时还会主动上门,宣传法律法规,鼓励群众依法诚信经营......久而久之,大家达成了“共识”:有麻烦找“老潘”,维权办事儿不犯难!
主动上门帮扶,督促企业规范提升
对企业来说,潘晓明是让他们又爱又怕的“潘铁面”,每次潘晓明来检查便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候,因为潘晓明总是能一针见血,找出那些他们忽略的问题;但找出问题后,潘晓明却总是耐心帮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长此以往,企业的毛病少了、信誉高了、运营更加规范了,对潘晓明来检查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能躲就躲变成了积极配合。
甘为绿叶,化作春泥
在潘晓明看来,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助人为乐自然也是头等大事。每天上班,他总是提前来到单位打扫卫生,拖地、擦桌子、打水、倒垃圾,忙得不亦乐乎,为大家营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他是年轻同事眼中的“老大哥”,年轻的同事遇到不懂的业务向他请教,潘晓明也会“耐心+细心”地给予讲解,还经常利用监管执法的机会言传身教,积极鼓励年轻人多学习多锻炼。
从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从一片树叶能看到整树的绿意,越是细节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越是小事越能折射出大情怀。潘晓明就是在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在不知不觉中温暖了周围人的心,在市场监管岗位上的三十年,他经历了少年的洒脱、青年的奋进、中年的沉稳,自始至终,从无抱怨,从不计较,不计得失,默默奉献。
对于获得的荣誉,潘晓明从不炫耀,只会默默地珍藏起来
人们常说“独木难成林”,潘晓明这棵“铁胡杨”从来不是难支的“独木”,在市场监管工作战线上,有许许多多株“胡杨树”,他们聚在一起成就了一片蔚然的绿荫,默默地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保驾护航、遮风挡雨,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市场监管人!为了这个光荣的名字,他们许下了“忠诚担当,助企惠民”的庄严承诺,并为之不懈奋斗,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初心使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