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滨瑜 记者胡毅 3月14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8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双随机”监管处置问题47209个,查办2523个违法违规案件,商品抽检不合格率下降7.1%,建立了887个消费维权服务站。这是机构改革后武汉市发布的首部反映市场监管部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报告。
“双随机”监管处置问题47209个
报告中显示,去年该市实施“双随机”抽查3253次,抽查102463户,发现并处置问题47209个,抽查结果全部及时向社会公开。
原食药监部门双随机抽查结果实现了5个100%,即100%纳入信用信息,确保事项覆盖率100%、次数完成率100%、问题处置率100%、结果公示率100%;原工商部门突出新设企业、金融、广告等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4次随机抽查,抽查市场主体23,257户,共查纠违法、违规经营问题1.4万余个;原质监部门全年共开展集中抽查16次,检查市场主体182家,发现问题78个并全部督促整改。
商品抽检不合格率同比下降7.1%
报告显示,去年原工商部门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共计1314批次,发现不合格商品214批次,不合格率16.3%,较上一年度下降7.1%。对不合格商品销售者均依法予以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原食药监部门抽检食品69,302批次,合格率97.82%;抽检药品3559批次,合格率97.94%;原质监部门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035批次,本地产品合格率95.01%,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依法开展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枪等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周检率均在97%以上。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871批次,合格率98.62%。
实现“一网共享”与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
去年,武汉完善了“以市政务云为载体”、以“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的涉企信息归集机制,持续推广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平台全年归集企业信息81431条,已累计归集382952条,实现了数据实时交换、互联共享应用,逐步实现了“一网共享”。
报告指出,工商(市场监管)、银行、税务、旅游等多部门建立了信用协作,完善了企业信用警示、信用分类监管、异常名录监管等机制,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实施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达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在网络市场监管方面,联合九个部门共同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侵权假冒、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推动形成高效协同的监管格局,共查处网络违法经营案件228件。
消费品质量提档升级
2018年,武汉市全市消费品质量比往年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原质监部门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开展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成立了武汉市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光谷)建设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指导服务新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行业标准70余项;组织制定团体标准7项,地方标准62项。
原工商部门开展制造业品牌提升、农业品牌转化、服务业品牌示范三大行动,指导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园区及“三品一标”企业开展商标品牌建设,新增商标注册量4.3万件,同比增长104.9%,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9.1万件,新增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共7件,地理标志总量突破40件,有力促进了全市消费品质量提升。
查办违法违规案2523件
2018年,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法,共查办违规违法案2523件。
原食药监部门持续保持稽查打假高压态势,办理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1530件;原工商部门加大侵权假冒、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案件查处力度,共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993件。
原质监部门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突出抓好安全检查,保障重大活动、重点时段、重要节假日特种设备安全。共检查7250家,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709份,封停设备152台,整治超期未检及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4453台。
建立887家消费维权服务站
报告显示,原工商部门全年共接处消费者诉求40余万件,其中消费投诉12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400余万元。
运用12315互联网平台,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回复”,接收、办理全国各地消费者诉求3628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3.73万元。该市健全了消费维权直通车机制,直接向直通车企业分转消费者投诉,发展消费维权直通车单位129家,和解消费投诉1.5万余件。武汉市发展12315服务消费维权服务站887家,就近快捷处理消费者投诉1.4万余件,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消费维权网络,处理消费者投诉维权更加便捷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