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销售点集中授牌开业仪式在广州举行。当日,遍及全国各地的682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销售点正式开门迎客,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牵头建设城市,自去年“菜篮子”启动以来,目前已与香港、澳门以及内地58个地级以上市(州)共同建立城际合作机制;在全国已认定3批共517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还认定了首批4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建成1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分中心)。如今,遍及全国的销售点开门营业,“菜篮子”从无到有,品种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全面。
小小“菜篮子”,之所以能迅速推进,引发热烈关切,正是因为写就的是大湾区互联共赢、宜居民生的大文章。一是方便老百姓吃上更优质的农产品。凡是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识的农产品,采用的是“一个标准供应、一个平台流通、一个体系监管”。在农产品的质量控制上与港澳和国际标准接轨,并实行线上线下“一品一码”管理,扫开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农产品的生产日期、最近检测时间、供港澳基地备案证书等信息,让老百姓可以吃得安心放心。二是有利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各地优质农产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进入大湾区市场和全国市场,既满足了居民消费升级要求,促进和培育高端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同时,也倒逼农户提高产品标准,做强做大农产品品牌。有的地方还将“菜篮子”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三是带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所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启动,意味着要进行集检验、检疫、通关、信息化为一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的政策对接,不仅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举措,也切实推进了大湾区互联互通。而民生事项上的互联互通,增加大湾区民生福祉,正是宜居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接下来,希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加入进来,更多的销售网点开进各个社区,打响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这一金字招牌。(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