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冲 韩瑞胜)培育发展旱稻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六汪镇祝兹侯生态农业园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设置旱稻种植试验区,试种麦稻两收的新型旱稻取得阶段性成功,选育成功的几个旱稻品种亩产可达1000-1200斤,为传统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和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现在在六汪镇的一片稻田里,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专家正在进行调查及取样,他们将选育适宜种植的旱稻,进行推广。
这几天,六汪镇祝兹侯生态农业园旱稻种植试验区的三十多个品种的旱稻成熟了,一片金灿灿的稻田挨挨挤挤地摇曳着。与一般的稻田不同,这些稻子生长在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旱地上,改变了农民水稻长在水田里的观念。这是该基地旱稻种植试验的第三年,经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专家测产,实验整体效果非常不错。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继明:“实验初步结果看起来至少有三个品种是相当不错的,应该有市场潜力。所以我们准备明年扩大试验,把这几个品种扩大到五亩或十亩,另外我们还想再多送一些品种来,在30多个品种的基层上再多送十几个品种过来测试。”
旱稻在6月中下旬小麦收获后播种,种植技术与管理方式与小麦基本接近,试验成功后可以替代玉米、黄豆、花生等麦茬作物的种植,解决地力条件差、缺水、水肥保持能力低的山领地种植结构单一,粮食生产扩面增产途径相对狭窄的问题,对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继明:“旱稻做的好的话是一个补充,玉米有的年份收成不太好,产量低或者品质差,价格卖不上去,旱稻可以作补充,旱稻的经济价值至少不低于玉米,稻米还可以深加工,加工成酒,或其他产品以后,会增加附加值,我觉得跟老百姓的收成或乡村振兴各方面非常有意义。”
据了解,旱稻品种的筛选和改良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期间可能见不得一点效益,而六汪镇引进祝兹侯生态农业园,和曾经由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合作进行旱稻品种种植试验,看重的是旱稻产业的社会效益和广阔前景,力争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在旱稻种植试验中取得实质成效,推进旱稻种植向纵深推进。
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绪彬
“我们也是想解决农民的几个困惑问题,像今年的玉米,因为天气原因,就出现了欠收,如果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旱稻品种可以替代的话,就可以和小麦形成麦稻两收,另外,随着中国用水的越来越紧张,或者下雨不多的时候,我们这个品种就具有一种先天的竞争性,它不但能够克服干旱,还能够保证高品质和比较高的产量,这样的话我们就会为农业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的工作尽一份自己绵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