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 李黎)近日的一则新闻,在炎炎夏日浇凉了不少“奶茶星人”的心: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夏日冷饮进行了专项抽检,结果显示,喜茶旗下有5批次产品被检出问题。虽然喜茶在第一时间发表了道歉声明和整改方案,但从评论来看,网友们好像并不买账。无独有偶,这并不是网红产品头一回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远的不说,就在上个月末,网红“双黄蛋”雪糕再上“黑榜”,而这竟已经是它的“三进宫”。面对网红食品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对于商家来说,追逐利益本是天经地义也无可厚非的事情,为了盈利而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我们也是鼓励并赞赏的。就拿奶茶届来说,“脏脏茶”、“多肉XX”、“霸气XX”、“满杯XX”……一系列新颖的高颜值产品虽然让无数女生又爱又胖,却也给人带来了幸福的多巴胺。可凡事都讲求“度”,这次被曝出的问题是菌落总数超标,它反映的正是生产环境、设施设备的不达标,根源在于商家信奉流量和销量至上,而擦去了食品安全这条底线。要知道,随着资本快速扩张,所有细节问题都会被放大。你认为把使用过的冰铲直接放在冰块上没什么、应该冷藏的牛奶在常温状态放置也没关系,但若干个“不会有问题”加起来,就是“出问题”。这次被曝光的是南京分店,而多少群众看到新闻,会情不自禁地“细思恐极”三连:那没被曝出的呢?那其它城市的门店呢?万一这次的聚光灯,正打在冰山浮于水面的那一角上呢?
再者,抛去安全问题不谈,此举无异于会伤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正如有的网友所说:“我排队两小时,你就给我喝这个?”再说远一点儿,行业头部公司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如果连领头羊都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漫不经心,让消费者如何相信其它中游、下游的餐饮店?这种对社会信誉的透支,短时间看将由消费者买单,最终损害的却是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哪怕不购买这一家的食品,还有千千万万家供他们选择,而企业如果失去了一批曾经的忠实客户,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挽回损失?
因此,所有创新、一切营销,都应该以“食品安全”为前提和基础,这是每一个餐饮业人应遵守的底线。消费者期待网红产品,的确期待它的口感、颜值、新颖程度,而这些方面都只是无数个“0”,食品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那个“1”,保障不了食品安全,一切都是空谈。或许少清洗一次,可以多接待一位客人、多赚一笔钱,但企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过程或许会经历阵痛,但对行业长久发展来说,却是必经之路。
再说消费者,如果你也购买过“黑榜”食品,看到被曝光的新闻可能会一头雾水:我看它家人气那么高,每次路过都有一堆人排队,朋友圈里还经常有人打卡,所以我也去了啊,怎么会这样?其实最近的事件也正给消费者敲响警钟:很多网红店正是巧妙运用了消费者求新、跟风的心理,请“大V”背书、请KOL推荐,更有甚者雇人排队,通过“饥饿效应”收获一批买家。或许借此机会,消费者们也可以认真问问自己:我是真的喜欢它的味道,还是喜欢买受欢迎产品的那种感觉?要知道“网红产品”和“食品安全”不一定能划上等号,擦掉网红的滤镜,消费还应以食品安全为首要标准。
最后,我们更期待市场监管部门的更多行动。诚然,食品监管面临量大面广、部分商家通过互联网销售导致监管不清、权责不明的问题,但一次夏日冷饮专项抽检,已经让整个行业都震了几下,我们期待市场监管部门能将专项抽检与常态化检查在更大程度上结合,行业不怕洗牌,消费者也不怕“坏消息”,双方共同的期待,是一个风气良好、美味与食品安全并重的餐饮行业。
日前,笔者从喜茶方获悉,门店已第一时间安排自检,部门城市的门店也在等待最新检查报告。我们将持续报道此事,亡羊补牢,为时究竟晚不晚?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