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耿瑞伟 郭宁 记者孙开珍)为积极应对疫情形势发展变化,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更好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管局食药执法大队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突出导向、注重引领、精准施策,对全区3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3家企业专仓全面推行“要素+赋码”监管模式。
对食品企业进行定期检查 图片来源: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管局
“要素+赋码”监管即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疫情防控措施及流程进行系统规范、细化重塑,分类别建立健全政府文件、重点人群、制度预案、入厂管控等10个动态运行“要素”。定期根据检查、调度企业“要素”运行情况,综合研判考评,分别赋予“绿、黄、红”三色静态等级码。对“要素”运行完备的“绿码”企业通报表扬、存在风险隐患的“黄码”企业约谈警示、违法违规的“红码”企业处罚威慑,并适时进行动态调码。“要素”与“赋码”双管齐下,动态与静态监管,不断压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
相关执法工作人员介绍说:“‘要素’和‘赋码’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人、货物、环境全覆盖,能够做到精细管控、快速响应。既将企业原来杂乱无章的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克服以往职责不清、防控风险点把握不准的问题。实现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提高监管效率,做到全程管控有章可循、监督有的放矢、防范有始有终。”
“疫情防控对我们进口冷链企业来说,要求多、任务重、压力大,有时甚至‘胡子眉毛一把抓’应付不过来,现在有了‘10个要素’,为我们企业理顺了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至少提高了50%的效率和成本。”青岛大西洋永信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目前,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管局食药执法大队已对12家“要素”运行不畅的“黄码”企业进行了约谈,2家 “红码”企业作出了合计20余万元的处罚,有力促进了常态化下防控落实到位。已守护3个企业专仓安全进出货共计6070柜 15.6万余吨,组织完成进口冷链企业从业人员应检尽检核酸检测113轮25.8万人次,实现零感染、零传播,“要素+赋码”监管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