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青岛
下拉

青岛: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保驾护航” 秋粮再获丰收有望高产

2020-09-30 18:30:01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刘承鑫
摘要:据悉,近年来青岛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搞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成功打造5个全国产粮大县,其中平度市成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保障了全市粮食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于世恩)9月30日上午,青岛市“三秋”生产暨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现场观摩会议在莱西市姜山镇丛家寄马埠村玉米生产基地举行。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消息显示,今年青岛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粮食安全,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努力克服疫情、自然灾害和病虫情等多重影响,主动作为、科学稳粮,秋粮生产形势喜人,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多于去年,平均亩产有望达到高产年份水平。

20200930182744533.jpeg

田间丰收

在姜山镇现场,一片农忙景象。地上现代化玉米联合收获机正在进行收获作业,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随着金黄的玉米一片片收获,秸秆还田、宽幅精播、播后镇压等高产稳产新技术随后展开,实现了随收随播、一条龙作业。天上无人机大显身手,正在进行除草作业,提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等重大病虫害,实现了农机、农艺和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

克拉斯青贮机,雷肯深翻犁,雷肯小麦精播机,大疆高效无人植保机等现代化智能农机齐聚会,全程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助力“三秋”生产,让农机手作业更舒适,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20200930182817788.jpeg

观摩会现场

据悉,今年由于降水均匀、农田墒情适宜、关键技术措施到位,全市玉米长势普遍良好,特别是“靠天吃饭”的旱肥地和丘陵薄地玉米增产明显,秃尖、缺粒、畸形穗、花而不实等现象大大减少;玉米草地贪夜蛾得到有效防控,累计完成喷防面积3.06万亩,发生面积仅858亩,发生区域防控处置率达到100%,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没有造成扩散危害,成为今年秋粮产量大大提升的重要支撑。

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毫不放松地发展粮食生产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搞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成功打造5个全国产粮大县,其中平度市成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保障了全市粮食安全。

实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胶州、平度、莱西三市建成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示范市,全面开展绿色技术模式示范等“五大行动”,推广主导粮油品种20多个、机艺融合示范区4.6万亩。提升农业全面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荣获全国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粮食作物机收机播率接近100%,全市安装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数量达到800余台。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以“宜机化”为方向,田间道路建设达到机耕路标准,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90%以上,极大方便了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统筹中央、市级财政资金30多亿元,打造平度南部粮食高产高效生产、莱西南部—即墨北部粮食高产稳产生产等六大功能区,在功能区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01万亩,实现项目区粮食产能提高10%-20%。

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土壤有机质增加、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青岛市财政投入资金1.7亿多元,按照每亩30元补贴标准,对全市适宜深松的400多万亩耕地基本深松一遍,把土地变成利于蓄水保墒和农作物根系下扎“面包田”。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精细化还田、过腹还田大幅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配方肥、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逐渐取代传统化肥,累计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0余万亩,化肥使用量比用肥最高峰2007年下降21.2%。充分利用新型植保机械、植保无人机等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农药用量比2015年减量10%。

扛牢粮食生产责任,全面完成“三秋”生产各项任务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松辽平原考察期间,对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粮食生产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9月15日全省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工作视频会议上,李干杰省长对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明确要求。青岛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强化“四个意识”,牢牢稳住“粮袋子”,统筹抓好“三秋”生产各项工作,为明年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抓好秋收工作,引导农民适期晚收。目前,春玉米已经基本收获完毕,夏玉米还处于灌浆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玉米适期晚收是近年来我们重点推广的一项玉米增产增收的实用技。实践证明,玉米适当晚收10天,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条件下,每亩可增产25-50公斤。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大面积连片、整村整镇适期晚收,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抓好对农机手的培训和管理,防止机械过早下地。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适时收获花生、杂粮等其他作物,确保颗粒归仓。

抓好秋种秋管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秋种是基础,秋管是关键。播种面积和质量如何,关键技术措施是否到位,直接关乎明年夏粮生产形势。今年在稳定小麦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特别是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并注意品种轮换,减轻病害发生。指导农户适期足墒播种,科学运用小麦宽幅精播、规范化播种、播后镇压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搞好机收、机播作业有机衔接,确保一播全苗、苗全苗壮。广泛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播随压,有效防止土壤悬松、播种深度不一、土壤跑墒等问题。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有缺苗断垄的地块及时补种或疏密补缺、带水移栽,确保苗全苗壮。

做好病虫害防控。小麦秋播和秋苗期是多种病虫草害开始侵染和初发危害期,小麦茎基腐病等多种病虫害,如果在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和防治,后期很难治疗和补救。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提前宣传发动,强化技术指导,落实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早扑灭。加大监测力度,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秋苗期大田普查和越冬基数调查,及时发布病虫预报,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加大统防统治力度,抓住小麦秋播秋苗期便于大型药械操作的时机,组织开展苗期统一除草。

统筹抓好秸秆、尾菜、农膜回收利用。“三秋”是各种农作物的集中收获季,也是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和农膜残膜的集中产生季。指导小麦-玉米连作秸秆还田地块适当降低秸秆还田频率,有条件的地块做到秸秆离田或畜禽过腹还田,大力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加快推进建设秸秆回收中心,大力引进秸秆加工利用企业和项目,建立秸秆收储运用一体化的市场化运行模式。结合“三秋”生产开展堆肥实验示范,积极引导模化种植和养殖大户,将自产或购买的秸秆、尾菜、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在第三方技术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指导下进行就地堆沤发酵,充分腐熟后的肥料用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抓住秋收秋种的关键“窗口期”,以花生、蔬菜等覆膜作物为重点,集中开展农用薄膜回收清理专项行动。加强对农田地膜残留的监督执法,查处一批不及时回收、随意弃置、掩埋农膜等违法行为。

另外,今年青岛市统筹中央耕地地力保护结余资金1.67亿元多元,优先在粮食功能区内实施耕地地力保护和提升八大项目。主要包括:粮田堆肥还田7万方,增施商品有机肥2万吨,马铃薯、甘薯标准地膜推广8万亩,马铃薯、甘薯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8.5万亩,设立覆盖全市的农膜残膜和肥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点340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8000万个,粮田水肥一体化新增2.8万亩,深松(深翻)整地完成37万亩。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有效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