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重庆
下拉

重庆綦江永城镇中华村:破解乡村振兴“密码”

2021-08-19 10:17:16 来源: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莉萍
摘要: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是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柑橘产业是支柱产业,共计发展优质晚熟柑橘2000亩,同时,配套发展有草莓葡萄400亩、香桃800亩、苗圃1500亩、锦鲤150亩,建成年存栏2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以农旅融合为杠杆撬动乡村振兴。

  

发展红色旅游、扶持柑橘产业、重塑青山绿水……以农旅融合为杠杆撬动乡村振兴的探索正在永城镇中华村展开。

20210819095734145.png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中华村 记者 成蓉 摄

红色资源焕发生机

永城镇中华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沉淀。这里孕育了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红四军军长王良,诞生了“霍氏三杰”(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等革命先驱。

1932年,已升任红四军军长的王良,在回师赣南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7岁。毛泽东同志当时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如今,岁月沉淀,红色精神在这片故土焕发出新时代光彩。

今年6月29日,王良同志纪念展开展仪式在中华村举行。王良同志纪念展依托才建成的王良同志纪念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楼集中展示了綦江革命历史,介绍了建立重庆第一个党支部、“东溪米案”斗争、綦江武装反“剿赤”、武装抗捐、中央红军长征到綦江等红色文化以及邹进贤,“霍氏三杰”,王奇岳等革命先烈。

二楼集中展示了王良同志的丰功伟绩,从探索改造社会之路、井冈山斗争淬炼成钢、从支队长成长为纵队司令、铁军师长反“围剿”、“铁四军”东征福建、将星之陨、永远的纪念等七个单元,介绍了王良同志英勇的一生。

目前,王良同志纪念馆已被命名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数据显示,开展不到半月,就接待游客3万人次。

“我们创建了全市第一所红军中学——中国工农红军王良红军中学、全市第五所红军小学——中国工农红军王良红军小学,将王良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城镇党委书记马明介绍说,该镇还围绕中华村特色农业文化,依托新建成的中华村游客接待中心开展“老黄牛”农民大学实践课堂,让游客在学习红色文化的同时,能和村民一起体验“唱山歌”“跳民舞”“讲故事”“五禽戏”“画簸箕”“绣鞋垫”“打络子”等传统文化,打造独特的中华村革命传统教育研学基地。

20210819095840650.png

王良同志纪念展开展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华村)开园仪式 记者 石亮 摄

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得以焕发新生,除了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更关键的是基层力量的充实。“村干部班子配优配强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将红色精神深入到每家每户每人,让党员群众充分发挥力量,思想上主动、行动上进取、方法上先进,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以主人翁姿态为振兴乡村作出贡献。”中华村第一书记刘春梅说,同时,他们还将“王良精神”与乡村治理深度结合,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并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完善村民自治管理、民主监督和“一事一议”制度,以党心、民心、同心“三心”为导向,推动法治、德治、自治深度融合。

20210819100145408.png

游客在永城镇中华村游玩 记者 陈星宇 摄

青山绿水发挥优势

走进中华村,一幢幢民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锦鲤池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花草藤蔓沿着池中小亭铺开,一片祥和宁静、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71岁的王中育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村人。他说,早些年中华村没有什么产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更不会有外来客。

“这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中育说,不仅公路升级了,村里还修建了广场、花园,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和树木,吸引了不少摄影师前来采风。
自王良故居对外开放以来,游客就逐渐增多。特别是王良纪念展开展以后,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村民们看准了商机,纷纷改造自家房屋,做起了农家乐、民宿的生意。

在中华村有名的锦鲤池旁,一批农家乐、民宿分布在周围,面朝池水,背靠青山,从房屋里向外看去,青山绿水尽收眼底。“我们是从2010年开始搞这个农家乐的,周末时游客较多,一天下来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坐落于鲤鱼池旁的友平农家乐老板刘道友告诉记者,自红色旅游兴起以来,天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生意十分红火,年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20210819100428145.png

永城镇中华村锦鲤养殖基地仿佛是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块琉璃,让人陶醉  记者 石亮 摄

为了做活乡村旅游,拴住游客的心和胃,中华村还推出“辣子陈皮肥肠”“竹筒竹叶鸡”“草包牛肉”“橘盅芙蓉蛋”“泥鳅钻豆腐”“酸萝卜老鸭汤”“老腌菜土豆汤”“厥粑炒腊肉”等乡土美食,将中华锦鲤园、凤冠山人文公园、凤冠橘采摘园“三个园子”串联起来,打造集游玩、垂钓、赏景、采摘等休闲活动于一体的乡情乡趣娱乐体验,并配套发展草莓采摘园3个、柑橘采摘园6个、特色农家乐5家。2020年中华村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累计销售额100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对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消费服务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以永丰河自行车骑行步道和旅游环线为基础,建设休闲旅游核心消费圈。并深入挖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綦江段)、王良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主城都市区红色旅游胜地。”刘春梅说,同时,持续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评选创建活动,将红色文化、农耕活动、休闲农业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农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210819100917628.png

▲永城镇中华村一隅 通讯员 胡光银 摄

特色产业带动发展

在中华村,随眼一望便可见一片片柑橘树。每年秋冬季节,金灿灿的果实便挂满枝头。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7月,不同品种的柑橘次第成熟。

“根本不愁销路,一到成熟季节市内外的批发商就来村里收购。”中华柑橘果园业主石德兰告诉记者,得益于旅游开发,中华村柑橘已名声在外,许多游客还慕名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20210819100931778.png

中华村大力发展柑橘种植 记者 陈星宇 摄

“我们村是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柑橘产业是支柱产业,共计发展优质晚熟柑橘2000亩。同时,配套发展有草莓葡萄400亩、香桃800亩、苗圃1500亩、锦鲤150亩,建成年存栏2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以农业观光采摘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带。”刘春梅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该村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共培养出新型职业农民3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个、能工巧匠5人,还成功吸引两名大学生回乡创业。

20210819101009723.png

游客采摘草莓 记者 陈星宇 摄

红色资源是动力,青山绿水是支撑,特色产业是根本。秉承“一心二轴三片区”的发展理念,中华村立足资源禀赋,沿旅游环线形成纵向发展轴和横向发展轴,打造北部现代山地农业示范区、西南部乡村旅游体验区、东南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体验区,全面推进宜业、宜游、宜居的现代化新农村。

刘春梅说,让农业产业、红色资源充分融合,形成良性互动,是中华村正在探索的一条生态发展之路,它将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中华村做活山水文章,将当地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劳动力等要素激活,改善全村旅游环境,推出农家乐、民宿以及体验式农庄等,打造生态宜居空间,助推产业发展壮大,使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走上致富路的“金饭碗”,以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保障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提档升级,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用文化本色丰富致富内涵,用产品特色巩固致富底色,一幅幅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中华村徐徐展开。(赵竹萱 邓大伟 王旻)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