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城口县修齐镇任河边,白雪压在一排排瓦房上,这些瓦房是城口老腊肉非遗传承人赵友安的炕房,20个炕房里挂着20万斤城口老腊肉,蔚为壮观。赵友安在现场忙碌着,安排物流将腊肉送到各个经销点。
近日,重庆城口县修齐镇任河边,城口老腊肉非遗传承人赵友安的炕房里,满屋的老腊肉,蔚为壮观。新华网 翟亦平 摄
城口当地的习俗里,老百姓在腊月最大的盼头,就是杀年猪和做腊肉。早在数百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将鲜肉进行腌制,并用小火进行熏炕,这种方式不但让土猪肉的保质期大大延长,而且还保留了土猪肉的鲜香。城口老腊肉作为当地独有的绿色美食,这一个“老”字,不仅象征着悠悠岁月,还藏有老腊肉美味的秘密。
赵友安的腊肉企业帮助当地12名贫苦户在厂里就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同时,带动当地1000多户乡亲,发展生猪养殖,每户每年增收两万元。图为赵友安和同事一起做腊肉。新华网 翟亦平 摄
赵友安说:“城口的腊肉,是炕出来的。我们把青杠木烧成木炭,燃烧之后利用木炭的余温来炕。用柏树丫枝熏的腊肉,一般一两天就熏完,而用木炭余温来炕,至少要一个多月才能制作完成,蝶变为一块块色泽金黄、软硬适度、存放一年不坏、‘有气质、有颜值‘的老腊肉。”
目前,城口老腊肉作为城口县重点扶贫主导产业,已培养重庆市县级龙头企业5家,加工生产企业或大户60余家,年加工销售量达到3500吨,产值达到2.6亿元。图为城口县城。新华网 朱清 摄
据了解,城口老腊肉的传统制作工艺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已成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和当地的脱贫攻坚工程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赵友安的腊肉制作厂,已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直接帮助当地12名贫苦户在厂里就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同时,他还带动当地1000多户乡亲,发展生猪养殖,每户每年增收两万元。
目前,城口老腊肉作为城口县重点扶贫主导产业,已培养重庆市县级龙头企业5家,加工生产企业或大户60余家,年加工销售量达到3500吨,产值达到2.6亿元。产业覆盖全县100%贫困村、90%以上贫困户。 (黄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