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在位于綦江赶水镇太公村的重庆市义其腌腊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12个熏箱24小时“连轴转”,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腊香味。太公村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秋冬季新车间将投入使用,届时每批次腊制品产量可达400斤,还可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连日来,在位于綦江赶水镇太公村的重庆市义其腌腊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12个熏箱24小时“连轴转”,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腊香味。
近日,记者来到该公司看到,3名工人正抓紧将一箱箱塑封打包的腊制品搬运上货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工人正在查看腊肉熏制情况 记者 赵竹萱 摄
公司负责人周义其说,自去年11月开忙以来,平均每天各类腊制品的出货总量在两吨左右,其中蝴蝶肉(腊猪头)和口条(腊猪舌)销售量较好,不仅线下销售紧俏,线上销售也十分火爆。
“自从2019年打开了成都市场后,订单多了,需求量也大了。”周义其说,公司一般从每年的七八月份开始在当地收购猪头、猪舌等放入冻库冷藏,待到11月便开始正式生产,一直销售到第二年的2月份左右,销售总额约100万元。
产量上去了,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却受限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太公村集体公司给周义其想了个法子——村里拿出闲置的村小与其共建一个22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按照前3年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后3年增加效益分红的模式展开合作。与此同时,村集体公司建设生猪养殖场,将猪副产品直接销售给义其腌腊食品有限公司,以降低其原材料成本,最终实现双赢。
“新的加工车间将建设烘房,烘制萝卜干、代加工食品,让车间全年运转起来。”太公村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秋冬季新车间将投入使用,届时每批次腊制品产量可达400斤,还可直接带动加工销售等环节近20人就业。 (赵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