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黔江区白土乡三塘村新建的1100余亩羊肚菌大棚种植基地看到,十几位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种植羊肚菌,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秋耕秋种景象。
“农业要增收,关键是调结构、变思路。我们要巧打时间差,算好增收账。三塘村的羊肚菌是今年才刚刚引进发展的产业。”随行的当地党委宣统委员王磊告诉记者,这个季节三塘村的烤烟刚刚收完,在烤烟种植的空闲期种植羊肚菌,不仅可以实现一地多收,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村民种植羊肚菌
近两年,随着当地烤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如何让农民实现产业转型,改变农民的传统思路,成了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
“除了种烤烟,其它的我也不会啊,我们这里好多年前就是种烤烟,突然让我们发展其它的产业,我心里挺打鼓的。”这是村民冉光全的心里话,也是当地不少村民心里的想法。
作为三塘村党支部书记的代路华心里是明亮的,他知道在烤烟种植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只有改变村民的思路,大力发展其它产业,村民才能有好的增收路子。为了此事,代路华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工作,鼓励大家勇敢尝试种植羊肚菌、朝天椒等特色种植业。
据了解,今年全村新发展的500余亩辣椒,共计收获了70吨青辣椒,虽然受雨水天气的影响,没能达到预期产量,但仍让村民看到了除烤烟种植以外的增收途径。此外,该村还发展了老鹰茶、羊肚菌等特殊产业,产业之花逐渐开满三塘盖之巅,为当地村民增收寻到了一条好路子。
相似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让白土乡的其他村子也尝到了发展的甜头。当日,记者在金塘村4组脱贫户黄尤群的稻田里看到,草鱼、鲤鱼成群,煞是好看。村民趁着晴朗的天气在田里抓鱼。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共生。如今,这样的稻鱼立体种养产业已经在白土乡遍地开花。“去年,我试养了1亩稻田鱼,年底的时候卖给周边的农户,收益还不错,所以今年我扩大规模,目前养殖了5亩稻田鱼,投放4000尾鱼苗,5亩稻米和稻田鱼预计能收入8万元。”黄尤群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稻田种养实现两不误,增产增收明显。
如今的白土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发展以羊肚菌、黑木耳、中药材为主的精品特色订单农业以及稻鱼、稻鳅为主的特殊水产养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让持续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助推更多农民脱贫增收。
据了解,近年来黔江区突出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抓手,借助农学会和基层科协力量,引导经营主体积极缩减烤烟种植面积和生猪养殖规模,扩大猕猴桃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和羊肚菌为主的特色蔬菜基地,产业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农业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田丹)